內容提要
違約責任是合同法中的一項最重要的制度,我國現行《合同法》具有許多突破性的特點。筆者依據一則涉及合同法違約責任的案例,結合我國現行《合同法》關于違約責任的相關規定,從違約責任內涵界定及其特點、歸責原則、免責事由等幾方面對違約責任制度的相關問題作簡要的論析。
違約責任是合同法中的一項最重要的制度,我國現行《合同法》具有許多突破性的特點。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是合同法制定過程中的一個爭論點。嚴格責任的最終確立表明這部法律在價值上選擇了公平、正義,并且融入了務實的風格。
最近律霸網小編代理了一則涉及合同法違約責任的案件,現將案情簡要介紹如下:
2005年2月,甲公司就廢舊鋼材、物資的出售發出公開招標邀請,投標保證金為30000元,付款方式為付款提貨。提貨要求為:到甲公司提貨必須服從公司管理,按公司專職人員指定的貨物裝車,并由司磅員過磅,檢查人員檢查核實確認無誤簽字后到分管領導簽字,而后去財務部繳款憑財務發票提貨聯方可出門。違反上述規定的,投標保證金概不退還。乙公司于2005年2月22日交納30000元投標保證金,并于當日中標后與甲公司訂立了工礦產品購銷合同,合同總金額為138200元,結算方式為貨物裝車過磅后,由司磅員、檢查員、保管員、分管領導簽字后到財務付款,付款后憑發票出門聯出公司大門,招標文件和合同一并生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合同訂立后,乙公司去提貨,貨物裝車后因甲公司的地磅出現問題,雙方協商到附近煤廠磅秤上進行稱重。甲公司的車輛跟在乙公司車輛的后面出門,當甲公司的車到煤廠時,乙公司卻將車開到煤廠對面的地鐵公司的磅秤上去稱重,甲公司對稱重結果不認可,要求到煤廠重新稱重,但乙公司以貨物已稱重為由,將貨車開回乙公司所在地。甲公司立即與乙公司領導聯系,乙公司領導在貨車回到所在地后指示駕駛員將車開回甲公司門口,甲公司以貨物明顯減少為由,沒有接收,并依法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此后,乙公司因索要投標保證金未果,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甲公司退還30000元投標保證金。一審法院審理后認為:合同有效,在甲公司人員未到達煤廠磅房時,乙公司將車開到煤廠對面的地鐵公司磅房,在甲公司人員未趕到核實的情況下,單方在地鐵公司磅房進行稱重,違反了雙方約定定的到煤廠磅房稱重的約定。當甲公司對稱重結果不予認可,要求到煤廠重新稱重時,乙公司未經甲公司許可,擅自將貨車開走,違反了“提貨應服從甲公司管理”的約定。因甲公司人員未在貨車中押車,且無證據證實阻止乙公司貨車離開,在乙公司貨車返回甲公司后,甲公司在無證據證實貨物明顯減少的情況下不再予以處理,故甲公司存在疏于管理的情形,并應對此負主要責任。故判決甲公司退還乙公司保證金30000元。甲公司不服上述判決,依法提出上訴,甲公司上訴認為合同法中的違約責任為嚴格責任,一審法院既然確認乙公司違約了,就應當判決乙公司承擔違約責任。
二審法院經過審理后認為:
一、甲公司與乙公司買賣合同中約定的30000元投標保證金的性質及適用問題。根據合同違約責任條款的約定,按招標文件執行即招標須知第二條1.1項規定,提貨必須服從甲公司管理、裝車、過磅、檢查核實確認、簽字等,違反該規定,保證金概不退還。且該保證金已實際交付甲公司。從以上的約定和實際情況看,該30000元保證金符合合同法第115條有關定金的規定,系違約定金,應適用定金罰則。同時,根據合同標的,違約定金超過20%部分無效。
二、甲公司是否存在疏于管理的問題。從合同履行誠信角度看,乙公司未能接受甲公司的管理,違反了合同的規定;甲公司在變更稱重中的管理系事前管理,并未疏于管理。雖然事后乙公司將貨物送回,甲公司人員置之不理,但甲公司進行了報案等措施,其有權選擇處理的方式,并不能認定其疏于管理。
因此,乙公司與甲公司的買賣合同約定中除定金超過20%以上外合法有效,乙公司在履行合同中拒不接受甲公司的管理,嚴重違反了合同的約定及對甲公司財產權的侵犯,應當承擔違約責任,亦是導致整個合同不能履行的原因。根據定金罰則,乙公司請求退還30000元違約保證金的主張不能成立,只能退還超過規定部分2360元,原審判令全部退還不當予以糾正。故二審法院判決:一、撤銷原審判決;二、甲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后十日內退還乙公司保證金2360元。
本案涉及的主要問題有兩點:
1、甲公司與乙公司買賣合同中約定的30000元投標保證金的性質及適用問題。
2、甲公司是否存在疏于管理的問題。
為了明確上述問題,筆者認為首先要明確合同法中違約責任的內涵界定及其特點、歸責原則等。
違約責任的內涵界定及其特點
違約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因違反合同義務應承擔的責任。在英美法中違約責任通常被稱為違約的補救。而在大陸法中則被包括在債務不履行的責任之中,或者被視為債的效力的范疇。違約責任制度是保障債權實現及債務履行的重要措施,它與合同義務有密切聯系,合同義務是違約責任產生的前提,違約責任則是合同義務不履行的結果。[1]我國《合同法》第七章專設違約責任,規定了預期違約及實際違約等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違約責任具有以下特點:第一,違約責任是合同當事人違反合同義務所產生的責任。這里包含兩層意思:其一,違約責任產生的基礎是雙方當事人之間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關系,若當事人之間不存在有效的合同關系,則無違約責任可言;其二,違約責任是以違反合同義務為前提,沒有違反合同義務的行為,便沒有違約責任。第二,違約責任具有相對性。違約責任的相對性,是指違約責任只能在特定的當事人之間發生,合同關系以外的第三人,不負違約責任。第三,違約責任具有補償性。違約責任,主要是一種財產責任。承擔違約責任的主要目的在于補償合同當事人因違約行為所遭受的損失。從合同法所確認的違約責任方式來看,無論是強制實際履行,還是支付違約賠償金,或者采用其他補救措施,無不體現出補償性。當然,在特定情況下并不排除處罰性。第四,違約責任的可約定性。根據合同自愿原則,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違約責任的方式,違約金的數額等,但這并不否定違約責任的強制性,因為這種約定應限制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2]二、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
合同法規定違約責任法律制度的目的在于通過讓違約者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通過補償和懲罰所承擔的財產支出,維護守約方當事人的合同權利。更多法律知識請到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銷合同如何廢除
2021-03-16戶口被注銷婚姻關系如何處理
2021-03-18戶籍證明能否證明婚姻關系
2021-02-15不可撤銷保證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5死緩在哪里服刑
2020-11-26哪些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17工傷可以申請仲裁解除無無期有賠償嗎失業金能不能拿到
2020-12-18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購房合同附件中的約定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2-28簽訂購房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2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2020-11-28法院可以凍結失業人員經濟補償金嗎
2021-02-25雇傭關系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27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服務承諾包括哪些
2020-12-25家長有哪些基本義務
2020-12-21出口產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