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解除合同指的是什么
法定解除,是指法律規定的合同解除條件出現時,一方當事人行使解除權使合同關系消滅的行為。《合同法》第94條規定,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其中,第一種情況需同時符合不可抗力事件的發生且導致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第二種情況屬預期違約,即一方當事人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示不履行主要債務;第三種情況中的“合理期限”一般應根據債務履行的難易、履行所必要的時間或交易習慣等因素加以確定。
二、如何行使合同解除權
1、以通知解除合同。在行使解除權的方式上,中國合同法采用德國民法的立法體例,在本法條中的第一項即規定了當事人一方在約定解除事由或法定解除事由發生而欲行使解除權時,必須通知相對人,合同自通知到達相對人時發生解除的效力。此外,合同法草案曾規定以“情事變更”為由要求解除合同的,必須通過法院或仲裁機構加以裁決才能發生法律效力。但后來并未采行,主要是考慮到如何劃分正常的商業風險和情勢變更較為困難,掌握不好,有可能使有的當事人規避正常的商業風險,有的法官也可能濫用這項權力,甚至助長地方保護主義等不利因素。
2、辦理批準與登記等手續解除合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國家對市場行為仍有一定的干預。《合同法》第96條第2項規定若法律或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需依照其規定辦理。其實早在《涉外經濟合同法》與《技術合同法》中,也有類似的規定。然而,《合同法》的規定顯得較有彈性,所謂“依照其規定”應理解為按照相關法律或行政法規的規定,若以有關機關的批準、登記為解除的特別生效要件的,則需獲得批準或辦理登記后才可解除合同;若僅為行政上管理的需要,則辦理該手續與否并不會影響解除的效力。這是與合同生效要件相對應的。某一合同的解除條件與程序應當與該合同的成立條件和程序保持一致。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法定解除合同指的是怎樣的”問題進行的解答,法定解除,是指法律規定的合同解除條件出現時,一方當事人行使解除權使合同關系消滅的行為。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拒絕開轉院證明是否違反相關法律法規
2020-11-09贍養父母是責任還是義務
2020-12-18加工承攬合同糾紛被告方如何應訴
2021-01-01伯父贈與房產給侄兒怎么交稅
2021-02-23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實習證明模板格式
2021-01-08調崗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的應該怎么做
2020-12-11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損失補償原則有哪些
2021-01-30保險經紀公司違法行為的原因有哪些
2020-11-11什么是車輛劃痕險
2021-02-18保險代理人的資格及教育問題有哪些
2020-12-14保險理賠后還能投訴嗎
2020-11-18未告知賠償標準 保險公司被判全賠
2021-01-14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照什么分配
2021-01-21土地承包糾紛應該如何處理
2021-01-20房屋拆遷補償方案中應該有幾種補償方式
2021-01-09實行產權調換應該如何交款
2020-11-16收取拆遷補償費的會計處理是怎樣的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