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經營者單方違約。旅行社在收取游客的費用后,擅自變更合同內容,或只收錢不提供服務時,游客應立即交涉,或向旅游質量監督管理部門投訴;
二、旅游經營者提供的旅游服務明顯“縮水”。如合同約定游客住三星級以上賓館,但履行時只住普通賓館,降低承諾的服務標準;
三、旅游經營者造成游客行李物品損失;
四、旅游經營者故意或過失造成游客人身傷害;
五、旅游經營者欺詐游客,損害游客利益。比如向游客推薦、兜售假冒偽劣產品,巧立名目、中途擅自增加費用等;
六、旅游經營單位職工私自收受回扣或索要小費;
七、其他損害游客利益的行為。
旅游投訴時效
向相關部門投訴的時效為60天,投訴時效從投訴者知道或應知道權利被其侵害時計算。
低價游陷阱
【識別】五種行為被認定為“不合理低價游”:(1)旅行社的旅游產品價格低于當地旅游部門或旅游行業協會公布的誠信旅游指導價30%以上的;(2)組團社將業務委托給地接社履行,不向地接社支付費用或支付的費用低于接待和服務成本的;(3)地接社接待不支付接待和服務費用或支付的費用低于接待和服務成本的旅游團隊的;(4)旅行社安排導游領隊為團隊旅游提供服務,要求導游領隊墊付或向導游領隊收取費用的;(5)法律、法規規定的旅行社損害旅游者合法權益的其他“不合理低價”行為。
【應對】低價團可能是旅行社分割報價,后期陷阱較多,游客在出行時一定不要被低價所忽悠。跟旅行社簽訂合同時,內容一定要詳實,要明確旅游線路、行程、景點、交通和食宿安排及標準、購物次數及停留時間、雙方的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等基本內容,明確旅行社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強制消費
【應對】四種維權方式:一是雙方協商;二是向消費者協會、旅游投訴受理機構申請調解;三是根據與旅游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四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消費者請求旅游監督管理部門動用保證金賠償的時效期為90天,不要因自身原因延誤維權期限。
旅行社如果要指定具體購物場所或者安排另行付費旅游項目的,要在旅游合同中寫明,并需要與旅游者協商一致,由旅游者簽字確認。假如游客在旅行過程中被強迫購物,又或者在非自愿的情況下自費參加了行程以外的旅游項目,旅客有權在行程結束后三十日內,要求旅行社退貨和墊付貨款,也可以要求退還額外旅游項目的費用。如果要理賠,就必須保留好發票或視頻等作為證據。
天價消費
【識別】擅改計量單位、漫天要價、不明碼標價誤導消費者是黑心商家慣用的伎倆。
【應對】可向物價工商等部門投訴。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向工商、物價等部門投訴;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楊*超提醒,消費者應有維權意識,一旦合法權益遭侵害,應注意保存證據,及時與當地工商部門聯系,維護自身權益。
遭遇消費欺詐可申請三倍賠償
根據《價格法》的規定,經營者不得有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與其進行交易的不正當價格行為,價格主管部門可以依照《價格法》第四十條第一款對違法經營者予以查處,工商部門可依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四條第一款予以查處。經營者違反明碼標價規定,還可以根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5000元以下罰款。
若商家的行為構成敲詐勒索,屬于公安機關的管轄范圍,則公安機關可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對店家處以拘留或罰款;若數額較大,涉嫌敲詐勒索罪的,則應以刑事案件立案偵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
消費前問清價格付款保留小票
消費者在購買食品和享受服務時還應該保持清醒和理智,不要輕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消費前先問清價格,留心是否有價格陷阱,付款后注意保留小票憑據,及時索要發票,應樹立起維權意識,遇到類似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維權。
在旅游中可能遇到的安全事故:食品安全事故、治安事故、交通事故、火災事故、摔傷、擠傷等、地震、泥石流、山體滑坡等。
【應對】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旅游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旅游者人身損害、財產損失,旅游者請求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因旅游輔助服務者的原因致旅游者人身損害、財產損失,旅游輔助者應承擔侵權責任。如果旅游經營者對旅游輔助者沒有盡到謹慎選擇的義務,需要承擔補充責任。
交通事故涉及人員眾多,是旅游事故中牽扯精力最大、傷亡最多的案件類型。旅游途中一旦遭遇交通事故,游客可通過訴訟方式向車方主張侵權責任,或者依據旅游合同向旅行社主張違約責任,旅行社承擔賠償責任后,可向侵權方進行追償。賠償金額根據每個事故的不同情況最終確定。
目前我國的旅游保險主要有三種:一是旅行社責任險,由旅行社繳費;二是旅游意外險,由旅游者自行繳費以減少出行風險;三是高風險投保,也是旅游者自行繳費。
其中,旅行社責任險獲得賠償:只有旅行社存在過錯,致使游客人身、財產遭受了損害,責任保險公司才會實施賠償。游客本人發生的意外事故則不在承保范圍內。旅游意外保險是游客轉嫁意外風險的必要保障之一,因其不涉及事故責任認定等問題,在一般意外風險來臨時,游客可以快捷、有效的獲得賠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共有人能單獨做抵押嗎
2020-11-112020上海知青退休的政策是什么
2020-11-07企業并購的三種常見方式是什么
2021-01-17論票據法中的無權利抗辯
2021-03-10醉酒駕駛累犯怎么判
2021-03-21房產遺贈兒女有居住權嗎
2020-11-09六盤水計量糾紛仲裁檢定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31勞動合同變更時未變的內容繼續有效嗎
2021-02-10扣押商品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0-12-21司法凍結公司賬戶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3能夠引發合同之債的有哪些情形
2020-12-17再審時變更訴訟請求怎樣進行
2020-11-16欠款房咋交易律師為你支招
2021-01-13固定期限合同履行中辭職怎么辦
2021-01-14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一般調解程序
2020-11-17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飛機晚點有賠償嗎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