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合同需繳定金還是訂金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一百一十五條 當事人約定以交付定金作為訂立主合同擔保的,給付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主合同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合同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第一百一十八條 當事人交付留置金、擔保金、保證金、訂約金、押金或者定金等,但沒有約定定金性質的,當事人主張定金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般旅游合同簽訂的是定金。消費者在支付旅游定金時,一方面應在支付時向旅行社索要支付憑證,避免個人轉賬匯款;另一方面,消費者也應仔細詢問支付定金后,取消出行或變更等的后果,并保留微信記錄等書面證據。若產生糾紛,消費者可向旅行社所在地旅游質監部門進行投訴或撥打12301投訴電話,通過電話進行調解,可解決因屬地原則,即消費者必須到旅行社注冊地維權的不便。
旅游合同中定金與訂金區別
“定金”在法律上有比較嚴格的界定, “定金”在《合同法》上是承擔違約責任的形式之一,它的基本法律性質是違約定金,并具有擔保合同履行的性質。
“定金”的作用有兩種情形:
一是當合同正常履行時,定金充作價款或收回。
二是合同不能正常履行時,定金則作為罰則。如果乙方違約,那么乙方無權收回 。如果是甲方違約,則應該雙倍返還。
而與“定金”一字之差的“訂金”在法律上則并沒有嚴格的界定,從文字的理解上來說,“訂”的含義是訂立、預訂之意。按照相關規定,如果簽訂的是“訂金”協議,如果乙方反悔, 則訂金是應該無條件退還的。雙方在簽訂合同時一定要頭腦清醒,區分清楚“定金”和“訂金”,以免受損。
無論合同雙方的口頭約定如何,在簽署合同時,對于定與訂,要分辨清楚,定不可后悔,訂則可撤銷,自然因此會產生一方的損失,
定是不可撤銷的約定是要承擔責任的約定,合同雙方都要對此有足夠的認識,而訂,則是一種意思表達,并不具備強制性,因此無需賠償。
而為了強化訂金的地位可以附加另外的約定前提。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關于定金的部分規定:
第一百一十五條 當事人約定以交付定金作為訂立主合同擔保的,給付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主合同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合同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第一百一十八條 當事人交付留置金、擔保金、保證金、訂約金、押金或者定金等,但沒有約定定金性質的,當事人主張定金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從第一百一十八條的規定可以知道,訂金一般是預付款性質,但是在雙方有約定的情況下,可以成為違約金的一種,當一方當事人出現某種違約行為時可能會導致被沒收"訂金"的后果.但是如無特別約定,應當為預付款,應予退還或者沖抵貨款等.而定金可能會因收取者違約而出現收取定金者"雙倍"返還定金給交付定金者的情形.而此情形,在訂金中是不會出現的.但是,并非所有的使用了"定金"字眼的定金都能起到"雙倍返還定金"的擔保作用,第一百一十八條中規定,當事人沒有約定"定金性質"的,光有定金的名稱,"當事人主張定金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也就是說應明確"定金"何時不予返還,何時應"雙倍返還"。
我們在簽訂旅游合同時,一定要仔細閱讀合同條款,看清楚到底是約定的定金還是訂金,切不可大意忽略定金與訂金的區別,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以上就是小編為您解答的全部問題,若有其他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也可以閱讀相關法律知識進行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沈志龍律師,1984年出生,中國共產黨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執業領域:婚姻繼承、資本與股權、刑事辯護;執業理念:專業、忠誠、勤勉、敬業、誠信、厚道、靠譜,以爐火純青的法律技術服務于當事人,竭盡全力、千方百計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沈志龍律師手機號189?4290?1144,QQ號187?2829?702?)公益律師、法援律師、金融律師、投資銀行律師、盈科優秀青年律師、盈科婚姻家事委員會委員、盈科刑事法律事務主辦律師。具有證券從業資格、基金從業資格、銀行從業資格、保險從業資格、心理咨詢師資格。 ?婚姻繼承領域的律師服務范圍為:跨國/域?婚姻及財產糾紛爭議解決;跨國/域?繼承及遺產糾紛爭議解決?;婚戀、同居、離婚、親子關系、子女撫養等爭議解決,含代理談判、調解、訴訟;遺囑、遺贈、繼承等糾紛爭議解決,含代理談判、調解、訴訟?;婚前/后夫妻財產約定、贈與、遺囑、意定監護協議、養老協議等文書草擬和簽訂指導?;企業家家事管理,含財產/債務配置方案設計等;家族及家族企業財富管理,含管理傳承體系設計、股權架構設置、信托設計、保險配置、移民方案等?;常年私人/家族家事法律顧問服務。 ?
農村棚改,土地和房屋怎么補償合理
2020-12-13工傷不報銷的能否行政訴訟
2020-12-07使用虛假身份證件會定罪嗎
2020-12-28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流程該怎么走
2020-11-16沒有進行股權變更能否解除協議
2021-03-23車禍事故賠償協議
2021-02-14價格欺詐的消費者的賠償標準
2020-11-15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約定不明確怎么辦
2021-01-07男方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6土地出讓程序
2021-02-02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
2021-01-24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離婚協議滿三年了還能追溯嗎
2021-02-03情侶分手賠償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2021-02-18上市銀行呆賬準備金計提方法差異原因有哪些
2021-01-01商業險一般幾年可以終止合同
2021-02-01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
2021-03-25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工會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26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