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代表權利并充分表達權利、有效制衡權力的“社會法律監督者”,律師在現代法治社會中發揮著不可取代、無以倫比的積極作用。具體來說,律師通過發揮其作為社會生活的“先知者”與“潤滑劑”、經濟建設的“促進者”、依法行政的“加強者”和法治建設的“完善者”等幾個方面的作用,實現其“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職業使命。
和古代快意恩仇、行俠仗義的“俠客”不同的是,就其職業行為特征而言,律師所要表達的是當事人的權利,表達的前提也是基于當事人的委托。離開了當事人的委托,離開了對當事人表達自身權利行為的代理,律師表達權利、制衡權力的行為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失去了正當性和合法性基礎。而溝通律師與當事人委托關系、構成律師代理行為合法性的文件恰恰就是當事人聘請、委托律師的委托代理合同。
這一份份看似平常無奇律師代理合同,對于合同雙方來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從當事人角度而言,委托代理合同意味著對律師事務所及其律師的信賴、信任,意味著自己權利的托付以及最大的實現可能;而對于律師事務所及律師的而言,特別是對于具體承辦律師個人而言,委托代理合同則意味著自己職業使命的誕生,意味著眾多自己從“社會法律監督者”選手中脫穎而出,有機會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實現自己的職業價值。可見律師代理合同不僅是連接律師與當事人之間的紐帶,更是溝通律師維護法治、實現正義的職業宗旨可能性與現實性之間的橋梁。
然而,令律師行業感到尷尬的是,本為當事人權利奔走呼號、本應獲得當事人最大信任和尊重的律師,卻頻頻被當事人推上法庭,充當種種案由的被告。如認為“辯護律師未盡責”而引發的死刑犯母親狀告律師案;因官司敗訴而引發的委托人狀告律師事務所要求返雙倍律師費案;因涉嫌雙方代理而導致的當事人狀告律師“拿著這邊吃那邊”案;認為律師不履行合同義務而狀告律師“收錢不辯護案”;甚至于當事人為得到妻子不忠的證據,委托律師調查,結果律師無法取得證據,便將律師送上法庭;以及曾一時轟動中國律師界的**大廈狀告上海建緯律師事務所的因律師事務所過錯責任而被索賠2240萬元案(最終上海高院終審判決建緯所應將收取的240萬元悉數返還**大廈)。
這些狀告律師的案例向我們展示,當事人狀告律師案例早已不再新鮮,并且似有上升勢頭;當事人狀告律師,也并非如想象的那樣謹慎從事,而是不管有理無理,先告了再說;新聞界、甚至個別法官推波助瀾,在人民法院已經作出司法判決、原告訴訟并不成立的情況下,不負責任地發上一通“辦案法官對記者說……雖然敗訴,但是,劉先生狀告代理律師事務所一案說明百姓法律意識在日益增強,體現了社會的進步。此舉對推動律師事務所更為誠信地為委托人服務有積極意義”的感慨;重視管理、知名度大的律師事務所也難以幸免,如**大廈訴建緯所案就是如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止探望權法定理由有哪些
2021-01-12法院保全船舶怎么執行
2021-03-03單位是否有權收回員工集資房
2020-11-30勞動合同變更是怎么回事
2021-02-25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差別
2020-12-13勞動合同公司賠償違約金怎么算
2021-02-22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勞動爭議能主張前幾年的年假嗎
2020-12-14乘客沒有買航延險航班延誤能獲賠嗎
2021-03-01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
2021-03-20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人身保險的險種具體是指什么
2021-01-06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07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團體保險業務發展空間分析
2021-03-21什么是保險受益人,保險受益人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2-21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該土地上的建筑物等是否一并處分
2020-12-14強制拆除院子的程序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