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和解可以解除失信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只是達成了執行和解協議,沒有履行完畢的,是不能刪除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的,只有履行完畢才能刪除。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
第十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刪除失信信息:
(一)被執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或人民法院已執行完畢的;
(二)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且已履行完畢的;
(三)申請執行人書面申請刪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審查同意的;
(四)終結本次執行程序后,通過網絡執行查控系統查詢被執行人財產兩次以上,未發現有可供執行財產,且申請執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財產線索的;
(五)因審判監督或破產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對失信被執行人中止執行的;
(六)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予執行的;
(七)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終結執行的。
有納入期限的,不適用前款規定。納入期限屆滿后三個工作日內,人民法院應當刪除失信信息。
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刪除失信信息后,被執行人具有本規定第一條規定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重新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依照本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刪除失信信息后六個月內,申請執行人申請將該被執行人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執行和解中存在什么法律陷阱
司法實踐中,常見的執行和解“陷阱”主要有四類:
1、變更被執行主體,有的被執行人以隱瞞財產真相、與他人惡意串通、造成申請執行人誤解等方法,誘使申請執行人與不具有履行能力的第三人“自愿”達成變更被執行主體的和解協議,致使和解協議不能履行;
2、變更執行標的物,有的被執行人對申請執行人強調自己沒有錢償還債務,要求對方同意以貨物沖抵債務,而該貨物存在質量問題根本無法實現物的價值,造成雙方矛盾沖突升級;
3、變更履行期限,有的被執行人故意說自己無法按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期限履行,迫使申請執行人讓步,同意其分期履行,一旦執行和解協議達成,被執行人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履行自己的承諾,而是以各種理由繼續拖延履行;
4、變更履行方式,有的被執行人會在執行和解協議中與申請執行人約定變更履行方式,如要求勞務抵債、代為履行等等,但達成執行和解協議后,被執行人隨意反悔或故意不履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只是達成了執行和解協議,沒有履行完畢的,是不能刪除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的,只有履行完畢才能刪除。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問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己的房子倒了砸死人怎么辦
2021-02-12行政強制執行中終轉化多長時間
2021-02-18商標所有權與使用權能分離嗎
2020-12-05三部門:推動婚戀交友平臺實名認證,嚴打婚托婚騙
2021-03-04仲裁協議的獨立性具體是怎么樣的
2021-03-04如何評定交通事故傷殘
2020-11-11反擔保合同抵押中雙方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1-12購買汽車合同效力如何
2021-02-03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員工調崗調薪該如何操作
2021-01-19拖欠工資是否適用仲裁時效
2021-03-02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