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與借據的區別有哪些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一)、成立的方式不同:?根據《合同法》,“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借款合同(書面)的成立,一般由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后,雙方在合同上簽字(蓋章),合同成立。一般情況下,合同成立后,再開始履行,成立同履行相分離。典型的銀行貸款即是按此操作的;也有個別約定合同成立即時履行的。?借據多用于民間借貸,根據民間借貸習慣,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后,在即時履行的情況下,貸款義務方向對方支付借款,則對方立即向貸款方出示(成立)借據。即貸款方持有借據,證明貸款行為肯定發生。?可見,從成立方式上看,借款合同的成立不當然同合同義務的第一次履行(支付貸款)發生必然聯系;但借據的成立必然同合同義務的第一次履行(支付貸款)發生聯系。
(二)、“持有”文書的法律意義不同?借款合同一般一式兩份,雙方當事人各持一份,從前述分析可知,持有借款合同,不當然具有證明約定義務是否履行(發生)的法律意義,只能證明合同成立(或生效),證明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的具體內容。?借據,一般只由借款人寫就一份,并在支付貸款時向貸款人交付,所以,貸款人(債權人)“持有”借據,可以證明貸款人向借款人支付了貸款,證明借款人收到了該借款。?因此,“持有”借據同“持有”借款合同的法律意義是不一樣的,另外還可能發生另一種不一樣的法律意義,見下點。
(三)、對是否已經還款的證明作用不同?借款是要償還的,從理論上講,任何借款文書都應有償還時間(雖然實踐中有未明確的,但不等于不需要償還)。持有借款合同或借據對于證明是否還款有不同的作用。?按照民間使用借據的一般操作程序,是在借款發生(交付)時,由債務人寫就、出具借據,并將借據交付給債權人持有。在債務人償還借款時,債權人將借據退還給債務人。?因此,債權人持有借據,還可證明:債務人尚沒有償還該借款。?如果借據上有明確的償還時間,則“持有”?可分為償還時間前持有與償還時間后持有。在償還時間前“持有”,不能證明債務人違約;但如果過了償還時間,債權人仍持有該借據,可初步證明債務人沒有償還該借款,構成違約(當然,也不排除是因債權人違約原因而導致債務沒有履行,所謂“提存”正是為此設計的)。因此,過了償還時間的債權人“持有”,一般還可作為自己主張的此種證明:即證明債務人違約。?借款合同,由于該合同的“持有”同合同義務履行不發生必然聯系,因此,持有借款合同,不能夠用來證明債務人沒有償還借款,即使“持有”的時間已經在合同的約定還款時間之后,意圖憑該“持有”合同去證明債務人沒有償還債務而構成違約事實,也是站不住腳的。
(四)、結論?借款合同同借據存在著上述明顯的區別,其“持有”所代表的法律意義不盡相同,二者不應等同。不僅是借款合同,其他可以形成債權債務關系的合同,也與?“借據”有著前述區別,在司法實踐中,不能把“借據”的作用、法律意義照搬照套到“xx合同”上去。?在司法程序中,債權人用持有“借據”來證明自己的下列主張,可以成立,盡到了證明責任,達到了自己應達到的證明標準。但是否據此定案,還應經質證和允許對方提出抗辯:1、借款已交付債務人;2、債務人沒有償還借款;3、債務人超出借據上約定的償還時間沒有償還構成違約(如果“持有”時的時間已過償還時間)。經質證和抗辯后,如無相反證據(對方陳述除外),司法機關應予支持其主張。?但,債權人不能用持有“借款合同”去有效證明自己的上述主張。或者,可以用“借款合同”加“本人陳述”進行立案,進行舉證,但一旦對方當事人不予認可,則主張不應被司法機關支持。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借款合同和借據是不一樣的,通常情況下我們向他人借錢的話,一般都是簽訂借款合同,而這一般是民間借貸,只是能夠證明貸款行為的發生,并沒有強調需要進行償還的義務。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評估時如何確認知識產權種類
2020-11-19男方出軌離婚財產分割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1被行政拘留十五天可以探視嗎
2020-11-09擔保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
2021-01-06如何理解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一致準則有哪些
2021-01-30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三責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6什么是以房養老
2021-01-24保險合同責任免除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30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車輛失而復得 保險賠償該退
2021-01-08保險一半責任怎么賠付
2020-12-29保險對方公司不肯調解怎么辦
2021-03-18中國留學生出國留學應注意什么以及留學保險有哪些
2021-01-21保險合同爭議怎么處理
2021-03-01貨車報保險要資格證嗎
2021-01-05司法鑒定保險傷殘標準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2020-12-15保險費的征集方式有哪些
2020-12-30土地承包權繼承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21法律規定農村責任田能買賣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