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權行使期限有多久
《合同法》第55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第75條:“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撤銷權法律特征
一、可撤銷合同是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可撤銷合同也是不符合合同有效要件的,但這種不符合體現在意思表示不真實上。如因重大誤解、顯失公平、因欺詐、因脅迫或乘人之危而成立的合同。對于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因只涉及當事人的利益關系,不涉及合同的合法性以及社會公共利益問題,法律并不直接否認其效力,而是賦予當事人以變更權或撤銷權。這既體現了法律對公平交易的要求,又體現了意思自治原則。
二、可撤銷合同在未撤銷之前為有效合同,只有在被撤銷后才歸于無效可撤銷合同自成立之時起就發生效力,只是因存在可撤銷的事由,經撤銷后才自始無效。如果撤銷權人在規定時間內不行使撤銷權或者僅僅對合同的部分條款作出變更,合同仍為有效,當事人仍受合同約束,不得以合同具有可撤銷的因素為由而拒不履行合同義務。這與無效合同不同。而無效合同,自成立時起就確定的、當然的無效,更不能通過當事人的補正而成為有效合同。可撤銷合同也不同于效力待定合同。效力待定合同是否發生效力是不確定的,只有在有權人追認后,方發生效力。而可撤銷合同是已生效的,僅由于撤銷權人行使撤銷權,才使合同無效。
三、合同的撤銷與否取決于撤銷權人是否行使撤銷權由于可撤銷合同主要涉及的是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問題,而當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其他人難以知曉,即使他人知道,而當事人自愿承受該行為的后果,根據意思自治原則,法律也沒有干涉的必要。因此,法院采取不告不理的態度:如果當事人不主張撤銷,法院不能主動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法院和仲裁機構只能變更合同,也不得撤銷。這是可撤銷合同與無效合同的又一區別。無效合同由于其內容上的違法性,對其效力的確認不能由當事人選擇,即使當事人不主張合同無效,國家也會主動干預,宣布合同無效。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由合同的當事人行使,此與效力待定合同中的追認權屬于第三人也不同。
小編提醒您,如果撤銷權人在第4年以后才知道或才應當知道撤銷事由,則自5年期滿之時,撤銷權人的撤銷權同樣消滅。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律霸網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房合同補充協議只有一份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1交付的房屋怎樣才算合格
2020-12-14雙眼皮什么情況下會鑒定為醫療事故
2020-11-13選擇擔保公司的擔保方式是否弱于抵質押
2020-12-14一般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0-11-17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可以重組
2021-01-01男女沒辦理結婚證該怎么離婚
2021-01-22追討贍養費可以申請先予執行嗎
2021-03-16傷殘鑒定多久能下來
2020-12-24個人能做傷殘鑒定嗎
2020-11-11房屋中介有權收取中介費嗎
2020-12-04強拆住宅是非法侵入罪嗎
2021-02-12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7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海上保險合同保險標的規定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