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標準工作時間問題
勞動法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而國務院在1995年發布的《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第三條則明確了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的工作制。除特殊條件及特殊情況下可允許例外(采用不定時工作制或突發情況需延長工作時間的)的情況下,其他延長職工工作時間的,均視作加班,那么單位就需給職工支付工資報酬或安排補休。需要注意的是,自1997年5月1日以后,一律以每周40小時為基礎工作時間計算。
二、計薪工作日及工作小時的計算
工作日計算方法如下:
年工作日:365天/年—104天/年(休息日)—11天/年(法定休息日)=250天/年;
季工作日:250天/年÷4季=62.5天
月工作日:250天/年÷12月=20.83天
以每周、月、季度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即得出相應的工作小時,例如:
月工作時=20.833天×8小時/日=166.67小時
三、每月計薪天數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據此,員工在離職時對于未做滿月的部分工資計算就有了依據,例如小王月基本工資為8000元,至某月其工作了7天之后離職,則此7天小王所得工資即為8000÷21.75×7=2574.71元。
四、加班工資計算
加班分工作日加班、雙休日加班和法定休息日加班。對于這三種不同的加班形式,也有不同的工資支付標準。勞動法規定
1、在工作日加班亦即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支付不低于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
2、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單位可以安排員工補休,如不能安排補休的,應支付不低于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
3、法定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支付不低于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可見,除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單位可安排補休外,工作日加班和法定假日加班都必須支付工資報酬。應注意的是此處所指工資均為基本工資,不包括獎金、補貼等。
不管是用工者還是勞動者,了解工作時間計算方法和加班工資待遇,對于保護自身權益都很重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占他人車位犯法嗎
2021-03-21中外合資有私營企業嗎
2021-03-18同居被家暴怎么辦
2021-02-07拘禁方式干涉婚姻自由怎么辦
2021-03-11離婚協議需要公證嗎
2021-03-18先予執行的申請流程是什么
2020-11-22信用卡逾期多久會被終止合同
2021-01-01情勢變更是否屬于合同免責原因
2021-03-17臨時卸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3-04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發生勞動糾紛時該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2021-01-21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保險合同約定不明 超規用藥全額理賠
2021-03-01論保險合同的無效──從世都百貨退保風波說起
2020-12-29“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事故證明書可以報保險嗎
2021-01-03針對高空墜物的保險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