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利用簽訂合同詐騙錢財的案件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不僅侵犯了他人財產權,擾亂了市場秩序,而且與經濟糾紛極難區分與識別,因而成為司法實踐中的一個熱點問題。
1、合同詐騙罪立案標準
第七十七條[合同詐騙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本罪是1997年刑法新增設的罪名。
刑法第22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本罪既可以由個人實施,也可以由單位實施,因此,只要單位或者個人進行合同詐騙,騙取的財物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就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單位或者個人的刑事責任。立案標準的第1種情形,“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以上”,應當立案追究。這主要是指個人實施刑法第224條規定的合同詐騙的五種情形之一,詐騙他人財物累計數額達到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立案標準的第2種情形,“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元至20萬元以上的”,應當立案追究。
2、合同詐騙罪量刑標準
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單位犯合同詐騙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上述規定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9級傷殘能賠十萬嗎
2021-02-18如何選擇刑事辯護律師
2021-02-03房產官司的訴訟費交多少
2021-01-13偷圖紙涉侵犯商業秘密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05后媽能告繼子不贍養嗎
2020-12-18離婚后撫養費標準
2021-02-09集資房買賣合同效力如何
2021-01-30勞動補償金與賠償金分別是什么
2020-11-08試用期職工患病企業怎么辦
2020-12-13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保險合同變更中的關鍵詞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0-11-12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重復保險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17汽車投保人維權存在哪些誤區
2021-01-12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指什么
2021-03-25拆遷中央空調能否賠償
2020-11-08拆遷財產損失能否提起民事訴訟
2020-11-22違建拆遷,究竟怎么拆才合法
2020-11-202020年非農戶口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