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詐有報案時效嗎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 【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 【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 【合同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合同法》中的合同欺詐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合同詐騙的主要的差別是金額問題,合同欺詐是民事案件,不適用刑法的追訴時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合同欺詐有沒有報案時效”問題進行的解答,合同欺詐是民事案件,不適用刑法的追訴時效。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局電話投訴有用嗎
2021-01-09上市公司如何融資
2020-12-25村委會有權利簽訂征地協議嗎
2020-12-12一般黨員失職失責如何處理
2021-01-28租房合同到期后有優先居住權嗎
2021-02-09合同履行方式怎么寫
2021-02-15申請回避必須暫停審理嗎
2021-01-31交通事故受害人可否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0-12-27房產抵押給私人還能做二押嗎
2021-01-05商業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哪些情況下要約不生效
2021-02-03委托代理的法律后果怎么規定
2020-11-10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勞動關系轉移流程
2020-12-05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被保險人駕車被甩出車外死亡的保險人責任
2021-03-04人身保險合同案例分析
2021-03-20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