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詐有報案時效嗎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 【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 【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 【合同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合同法》中的合同欺詐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合同詐騙的主要的差別是金額問題,合同欺詐是民事案件,不適用刑法的追訴時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合同欺詐有沒有報案時效”問題進行的解答,合同欺詐是民事案件,不適用刑法的追訴時效。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行為補充責任是什么,常見類型有哪些
2020-12-03行政訴訟勝訴怎么索賠
2020-12-27集體商標與證明商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2如果交通事故肇事逃逸需要拘留嗎
2021-03-26交警隊鑒定車輛需要多久
2021-01-26離婚財產分割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勞動仲裁可以索要名譽賠償嗎
2021-03-15婚前財產子女繼承公證書怎么立
2021-02-27格式合同條款指的是什么
2021-02-14闖紅燈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06用人單位隨意變更勞動合同合法嗎
2020-12-12江泰保險旅游意外險
2020-11-08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車禍受傷無殘疾時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1-21傻子放火保險有的賠嗎
2021-02-12保險合同能否查封
2021-01-01撞死流浪漢 保險公司可不理賠第三方責任險?
2020-12-17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確認糾紛
2021-01-03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有效嗎
2021-01-01出讓土地轉讓要經批準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