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生效日期是如何確定的
《合同法》根據合同類型的不同,分別規定了不同的合同生效時間:
1、依法成立的合同,原則上自成立時生效。
2、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在依照其規定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后生效。對于這類合同,在法院審理案件過程中,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當事人仍未辦理批準手續的,或者仍未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未生效。
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的,但未規定登記后生效的,當事人未辦理登記手續不影響合同的效力,但合同標的所有權及其他物權不能轉移。根據《物權法》的規定,需要辦理登記的抵押合同及商品房買賣合同均屬于這類合同,即未登記不影響合同的生效,只影響物權的成立或轉移。
4、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附條件或附期限。
A、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B、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二、合同生效的條件
合同成立后,能否產生法律效力,能否產生當事人所預期的法律后果,要視合同是否具備生效要件。合同生效應當具備以下要件。
(1)合同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合同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以及締約能力,才能成為合格的合同主體。若主體不合格,合同不能產生法律效力。
(2)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是指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應當真實反映其內心的意思。合同成立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往往難以從其外部判斷,法律對此一般不主動干預。缺乏意思表示真實這一要件即意思表示不真實,并不絕對導致合同一律無效。
(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合同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合同的內容合法,即合同條款中約定的權利、義務及其指向的對象即標的等,應符合法律的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要求。二是合同的目的合法,即當事人締約的原因合法,并且是直接的內心原因合法,不存在以合法的方式達到非法目的等規避法律的事實。
(4)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合同生效必須具備的形式要件
所謂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規對合同形式上的要求,形式要件通常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如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將其作為合同生效的條件時,便成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不具備這些形式要件,合同不能生效。當然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合同生效日期的效應是如何確定的”問題進行的解答,合同有不同的生效日期,一般情況下是自合同訂立時生效,而有合同是附條件的,生效時間是自條件達成生效。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的申請土地確權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20工傷鑒定造假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3-18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表決方式進行規定
2020-12-21破產和解和破產重整有什么異同
2021-03-17撤銷訴訟保全申請書格式
2021-03-24法院如何強制執行
2020-12-28房屋繼承協議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3二手房中介機構應具備的條件
2021-01-24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單位不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22購買壽險的理由有哪些,什么人需要購買壽險
2020-12-26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3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校車肇事損失保險公司拒賠無理
2021-02-25低廉團險理賠條件苛刻 7萬保單只賠2800元
2021-03-23保險公司騙保該如何維權
2021-01-18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效力是怎樣確定的
2021-01-16共同共有房屋拆遷該如何分配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