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勞務合同的勞動者加班工資計算
簽訂勞務合同的勞動者,用人單位要求加班,用人單位是要支付加班工資的。
加班工資的基數又該如何確定?
人社部的這位負責同志介紹說,勞動合同中對工資有約定的,按不低于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相對應的工資標準確定。在具體折算時,勞動者還需要了解相應的規則。正常情況下,用人單位按月發放的工資中不包括休息日的工資。目前,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數和工作時間分別為20.83天和166.64小時,而全年月平均計薪日和計薪時數分別為21.75天和174小時,職工的日工資和小時工資按計薪時間進行折算。
計算方法為: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300%×加班天數,休息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200%×加班天數。
分類計算
確定了加班費的計算基數后,還必須區分不同情況,才能準確計算出加班費,實踐操作中具體要把握以下幾點:
1、標準工時制度的加班費計算。
按照勞動部《關于印發<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通知》,應按以下標準支付工資:
(1)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2)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3)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2、綜合計算工時制度的加班費計算。
按照勞動部《關于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和《關于職工工作時間有關問題的復函》規定,經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企業,在綜合計算周期內的總實際工作時間不應超過總法定標準工作時間,超過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并按《勞動法》第44第1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按《勞動法》第44第3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而且,延長工作時間的小時數平均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3、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加班費的計算。
一般情況下,經批準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企業不需要支付加班費。但是應當注意,用人單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職工工作的,仍然應當按照不低于本人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加班費。
4、實行計件工資制度的加班費計算。
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賠償委員會的組成
2021-01-15提出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什么
2020-12-05公司融資后倒閉怎樣去處理
2021-01-01丈夫意外身亡公婆捏著賠償款不放
2021-02-02共享單車用戶訂立合同時應注意的事項
2021-01-182020年有前科幾年可以消除
2020-11-12交通事故搶救費用不足怎么辦
2021-02-09沒收個人財產包括違法所得嗎
2020-12-09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探望權糾紛怎么執行
2020-11-26母親能追要多年的贍養費嗎
2020-12-14領養孩子長大了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25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如何解讀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3-16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通知嗎
2020-12-28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種類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