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定時間內沒交貨合同是否生效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合同生效才需要履行的,合同生效后當事人沒有按約定時間交貨的,是屬于合同違約的情形,要承擔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合同的生效】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六十條?【嚴格履行與誠實信用】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第一百零七條?【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八條?【拒絕履行】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合同生效的必要條件
合同生效,則指具備有效要件的合同按其意思表示的內容產生了法律效力。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合同成立時具備了生效的要件,因而其成立和生時間是一致的。一般認為,合同生效的必要條件是:
1、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必須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行為能力。這實質上是法律對合同主體資格作出的一種規定。主體不合格,所訂立的合同不能發生法律效力。合同主體,無非是自然人和非自然人兩類。非自然人作為合同主體,主要的行為能力。自然人作為合同主體,其合同行為能力的有無,應根據其民事行為能力的狀況來確定。
2、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實。這是合同有效的另一個要件。所謂意思表示真實,是指當事人在締約過程所作的要約和承諾都是自己獨立且真實意志的表現。在正常情況下,行為人的意志,就是與其外在的表現相符的。但是,由于某些主觀上或客觀上,也可能發生兩者不相符的情形。
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這是合同生產要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合同欠缺合法性,沒有補救的余地,只能歸于完全地效。合同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其所指包括合同的目的和內容兩個方面,即合同的目的和內容都不得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這里所說的“法律”,既包括現行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中的強制性也包括國家政策的禁止性規定和命令性規定。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合同生效才需要履行的,合同生效后當事人沒有按約定時間交貨的,是屬于合同違約的情形,要承擔違約責任。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職股東可以成立別的公司嗎
2020-12-31酒后襲警罪會加重量刑嗎
2021-02-09訂婚了對方想退婚怎么辦
2021-02-22交通事故賠償款對方不給怎么辦
2021-01-12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怎么申請賠償
2021-01-09承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房屋中介欺詐怎樣投訴
2021-03-05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怎么公示規章制度才利于舉證
2021-03-20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1-03-19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勞動糾紛法官會受賄嗎
2021-01-04保險公司中罰則情況有哪些
2021-02-20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擅自轉讓保險車輛 發生事故無權索賠
2021-02-21保險人能直接賠償受害人嗎
2021-02-12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中國境內的法人和其他組織辦理境內保險的程序是如何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