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違約如何賠償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五條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二、勞動合同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
關于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我國《合同法》規定了繼續履行、賠償損失、采取補救措施、支付違約金、執行定金罰則等形式。對于勞動合同違約責任方式,考慮到勞動合同的特殊性,結合國外勞動合同違約責任方式的規定,主要應以繼續履行,賠償損失為主,以禁令、申明等防范、補救措施方式為輔,違約金和定金方式不宜適用于勞動合同違約責任場合。
繼續履行。繼續履行又稱實際履行或特定履行,是指在違約方不履行合同時,相對方請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債務的責任方式。尤其在單位違約時應首選以繼續履行的責任方式來承擔勞動合同違約責任,這對于競爭日趨激烈、業相對困難的形勢下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至關重要。應當注意的是,繼續履行僅發生在用人單位違約的情形。勞動者違約,用人單位一般不能援引實際履行制度。這是因為勞動合同有人身依附性,如果強制勞動者履行勞務,無異于對債務人人身施以強制,侵犯人身自由,與現代社會以人格尊重、人身自由受保護的基本價值相違背。
相關知識:
勞動法規對員工違約賠償用人單位的培訓費有嚴格的規定:
一、培訓費:是指“用人單位出資(指有支付貨幣憑證的情況)對職工進行各類技術培訓”的費用。關鍵是公司要拿得出憑證,而且是對職工進行各類技術培訓的支付貨幣的憑證。
二、如果培訓費屬實,也要“按勞動合同期等分出資金額,以職工已履行的合同期限遞減支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責任公司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22未約定保證方式保證人要還錢嗎
2021-01-28交通事故理賠流程
2020-12-22合伙人鬧翻了怎么撤資
2021-01-12剝奪政治權利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1-02-11監察委地域管轄怎么確定的
2021-01-10治安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07贍養父母是責任還是義務
2020-12-18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2021-02-01在商場內滑倒受傷后怎么辦
2021-01-11小學生在公立學校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房產未滿兩年贈與過戶怎么交稅
2021-02-14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主張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021-03-10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實習期最長是多久
2021-01-06兒子非親生離婚可以得到精神損失賠償嗎
2021-02-16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汽車全險包括什么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