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大比例的勞動者,在行使單方解除權時,說走馬上就走,不按法律程序以書面形式提前30日通知企業,給企業造成了經濟損失或給正常生產經營帶來了麻煩。究其原因主要是勞動者履約意識和法律意識淡薄。對這一問題的解決,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強法制宣傳和教育,不斷增強勞動者的守法意識和履約意識。
2.企業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可在合同中明確違約責任。除了約定一方當事人給另一方造成經濟損失要給予賠償外,還要約定違約金。對于企業出資培訓的職工,企業要在培訓前與職工訂立培訓協議,作為勞動合同的附件,對原勞動合同需要變更的,更要及時加以變更,同時,明確約定培訓結束后,不按約定的期限為企業提供服務的,應如何承擔賠償責任。對于掌握商業秘密的職工,企業可根據競業禁止的有關規定,約定在勞動合同終止前或職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時間內,調整其工作崗位,變更勞動合同相關內容;也可規定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內,不得到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的其他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到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勞動者違反的可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要求其承擔賠償或違約責任。
3.規范企業行為,保證人才的流動有序性,從而改變勞動者隨意“跳槽”的局面。
二、企業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法》賦予企業對勞動合同的單方解除權,比賦予勞動者的單方解除權要小得多,立法上嚴格規定企業與勞動者解除勞動權的條件,保護勞動者的勞動權。但是,一些企業,特別是某些非公經濟的企業,在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時,不依法進行,嚴重侵犯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產生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是:
1.某些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或內部結構調整中,為了輕裝上陣,壓縮人工成本,而不顧勞動者的利益,采取非法的手段,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以保護企業的利益。
2.一些法人無限擴大了用工自主權。他們錯誤認為企業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意裁減職工是行使用工自主權的表現。
3.充分開拓并發揮工會組織的作用,把工會履行職責的重點轉移到維護勞動合同權益上來。企業在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時,要充分聽取并重視工會的意見。國家也應進一步提高工會的地位,明確工會的權利。對有條件的工會,試行其主席的工資從工會經費中支出的辦法,保證工會放心大膽的同企業據理力爭,真正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在企業內部形成勞資抗衡機制。
4.明確違反勞動合同的賠償數額的計算方法。用人單位解除有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在勞動者勝任工作,未嚴重損害用人單位利益的情況下,嚴格限制用人單位解除因被解除勞動合同所應得到的工資數額。用人單位解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權限和程序,要嚴格加以限制。如勞動者有勝任工作,無重大損害用人單位利益的行為,不允許用人單位隨意解除勞動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裝卸站不編制溢油應急計劃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0-11-24離婚訴訟有哪些證據,離婚訴訟如何舉證?
2021-01-04妻子是否可做丈夫法定監護人
2021-02-05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按揭房注銷抵押登記要多久
2020-11-11合同中是否需要約定稅率
2020-11-20簽訂合同認購書效力
2021-03-09什么是合同撤銷權
2020-12-01錄用通知書有效力嗎
2020-11-25自愿加班能要求加班工資嗎?
2021-01-13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20條與保險有關的高頻法律條文
2020-12-16互聯網保險的優勢是什么
2021-01-03保險的基本原則有什么
2021-03-14保戶須知
2021-03-25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2關于建立土地出讓合同違約責任認定集體會審制度的通知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