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抵押權的規定
定義一:船舶抵押權,是指船舶抵押權人對于抵押人提供的作為債務擔保的船舶,在抵押人不履行債務時,可以依法拍賣,從船舶拍賣價款中優先受償的權利。船舶抵押貸款是一種普遍采用的船舶融資方式。
定義二:船舶抵押權,是指債權人對于債務人或第三人提供的作為債務擔保的船舶,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可以采取法定措施,從船舶的變價中優先受償的權利。
船舶抵押權的標的物是船舶,包括舊船和正在建造中的船舶(在建船)。正在建造中的船舶由于還不完全具備船舶的功能,因此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船舶。盡管如此,包括我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海商法還是規定,在正在建造中的船舶上也可以設定船舶抵押權。這種規定對船舶建造融資很有幫助。
海商法規定,設定船舶抵押權,由抵押權人和抵押人共同向船舶登記機關辦理船舶抵押權登記;未經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關于船舶抵押權登記的效力,國際上存在登記對抗制與登記生效制之分。登記生效主義認為抵押權未經登記就無效,登記對抗主義則認為未經登記的抵押對抵押人和抵押權人雙方仍然有效,只是其效力不能對抗第三方。我國海商法的規定屬于登記對抗主義。同一船舶可以設定兩個以上抵押權,其順序以登記的先后為準。同日登記的抵押權,按照同一順序受償。
光-船租賃權的規定
光-船租賃權是轉讓財產使用、收益的權利,屬于民法上租賃權的范疇。要研究光-船租賃權的法律性質,就要首先厘清租賃權的定性。
光-船租賃又稱為“過戶租賃”,是指船舶出租人向承租人提供不配備船員的船舶,在約定的期間內由承租人占有、使用和營運,并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一種租船方式。光-船租賃權是承租人依據光-船租賃合同享有的占有、使用和營運船舶的權利,是一種財產租賃權,因其標的物為船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符合動產的定義,但實踐中往往將其作為不動產來處理,所以光-船租賃權又不同于民法上一般的租賃權。對光-船租賃權的定性,也存在著不同的觀點。
第一,債權物權化性質。有學者認為,光-船租賃權屬于光-船承租人享有的具有一定物權效力的債權,光-船承租人在約定的期限內占有、使用和營運船舶的權利,不但在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間有效,而且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對抗第三人。{4}
光-船租賃合同具有財產租賃合同的性質,從光-船租賃的定義來看,船舶出租人只保有船舶的所有權,而占有權、使用權和營運權均轉移給了船舶承租人,由承租人雇傭船員,并承擔風險與責任。承租人從出租人那里獲得的不是出租人提供的勞務服務,因此,光-船租賃合同具有財產租賃合同的性質。而租賃權主要通過合同方式取得,并依合同約定對他人之物占有、使用和收益。雖然存在“買賣不破租賃”原則,一定程度上承租人的光租權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但也只是該原則發展的結果,并未改變其債權性質。
盡管法律不斷賦予租賃權以某些物權效力,但畢竟與真正的物權存在根本的區別。正如有些學者所說,“雖然一直有將這種‘已強化的’債權性權利與其他法律地位,在理論上‘提升’到物權系列的傾向,但并無效果,因為它們僅僅只是顯露了物權的個別特性。事實亦是如此,它們只是具有‘部分的’物權特征,再多一點,它們就沒有了。”{5}因此,此學說認為光-船租賃權依然是具有一定物權效力的債權。
第二,自物權性質。有學者認為光-船租賃合同在當事人之間既產生債權法律關系,又產生物權法律關系,導致船舶承租人從出租人那里最終獲得了物權性質的光-船租賃權,從而使光-船租賃中的承租人具有船舶所有人的某些權能,故認為光-船租賃權屬于自物權。{6}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簡稱《船舶登記條例》)的規定,光-船租賃權的取得、變更與消滅,必須經過登記才能對抗第三人,這一點與船舶所有權和船舶抵押權是一致的。《海商法》的某些特別規定,也使得光-船租賃權較之一般租賃權具有更多的自物權屬性。
第三,他物權性質(用益物權性質)。該觀點認為,光-船租賃權的法律性質應界定為用益物權性質。光-船租賃權是承租人租賃他人的船舶而得以對其所租賃的船舶行使法定權利,具有物權核心之直接支配權,得以對抗任何人,完全符合他物權的特征,其目的在于取得物之使用價值而不是物之交換價值,如果將其歸類,應當是一種用益物權。{7}
筆者認為,光-船租賃期間內,船舶的占有、使用、收益權都轉移給了承租人,只是船舶的處分權和部分收益權尚保留在出租人手中,所以光-船租賃合同是一個完全的財產租賃合同。{8}因此,光-船租賃權具備財產租賃性質,而租賃權也具備財產租賃性質,光-船租賃權屬于民法上的租賃權之一,法律性質應該同租賃權的物權性保持一致,理由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從定義上來看,光-船租賃權指的是光-船承租人與租賃船舶之間的占有、使用、收益權,而不包括光-船承租人與光-船出租人之間的關系(此關系筆者認為屬于光-船出租權),因而光-船租賃權屬于物權性質。有人提出,涉及轉租第三人時,“光-船租賃權”如何界定?筆者認為,光-船轉租也存在兩方面:轉租合同屬于承租人與第三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屬于債;而第三人對光租船舶的占有、使用、收益相當于“承租人對船舶的占有、使用與收益”,因為貝*康(BARECON)標準光-船租賃合同中說光-船轉租要以船東所批準的為準,這就把第三人置于了第二承租人的地位,因此也屬于光-船租賃權,屬于物權性質。由于光-船承租人的租賃目的在于“用益”船舶,而非僅僅“交換”船舶,因此,光-船租賃權又具有了物權特別是用益物權的特征,而不是別的任何一種權利。
第二,《船舶登記條例》已對船舶租賃權做了相關規定;英國《1995年商船航運法》第二部分登記中包括了“光-船租賃的船舶”內容;貝*康標準光-船租賃合同第五部分“適用于光-船租賃登記機關進行船舶登記的規定”……筆者認為,這些登記的相關規定是專門為船舶物權的取得程序而設置的,債權是不需要進行登記公示的。
第三,根據貝*康標準光-船租賃合同,承租人配備全部船員、裝備船舶、承擔所有船舶航行、管理及營運調度責任,在整個租期內,出租人的處置權受到了承租人的制約。同時,光-船租賃的風險承擔歸于承租人,依據傳統民法理論“物主承擔風險”的觀點,承租人具有某種程度的所有權人地位。這些內容絕對不是光-船租賃權作為債權表現出來的,而恰恰是物權的屬性,承租人對船舶的占有、使用及收益也恰恰是用益物權的表現。
第四,如果作為交通運輸工具的船舶的用途發生變化,成為海上倉庫或者海上觀光設施等,單靠現存的光-船租賃制度,不能更好地調整復雜情形下的關系,若營建船舶用益物權機制,則可避免相應的困惑。這又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映了光-船租賃權擁有船舶用益物權屬性的必然性。
在討論光-船租賃權性質的同時也要注意一個“區分”。根據傳統民法理論,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二者分離,相互獨立,物權行為的法律效力不受債權行為效力的影響。在光-船租賃法律關系中,光-船租賃合同的訂立是債權行為,而基于合同成立的光-船租賃權則表現出一定的物權性質。因此,可以將二者作“區分”,李-海教授認為,船舶承租人與船舶出租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可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加以調整,但船舶承租人與租賃船舶以及第三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則應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簡稱《物權法》)來調整。由于船舶這一標的的特殊性,筆者認為,后一種關系應當在《海商法》中進一步加以規定,由《海商法》加以調整,創設船舶用益物權,將其納入船舶物權體系中。
光-船租賃權是轉讓財產使用、收益的權利,屬于民法上租賃權的范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是否可以涉外結婚
2021-03-15國家賠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24商標權的攤銷期限是多久
2021-01-03買賣合同未開具發票能否請求賠償
2021-03-16刑拘后多久能探視
2021-02-22擔保公司貸款需要抵押物品嗎,費用有哪些
2021-01-17雇傭關系雇主怎樣免責
2020-12-28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自愿加班能要求加班工資嗎?
2021-01-13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保險投保人指的是什么
2020-11-16解除保險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不買不計免賠的情況
2021-02-09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28承包的林地可以建房嗎
2020-11-27有出讓土地的經濟適用房嗎
2021-03-02農村集體土地轉包轉讓合同中的違法問題有哪些
2020-12-02土地互換后可以要回來嗎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