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債務遲延履行,經(jīng)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履行
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主債務,經(jīng)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履行。遲延履行包括遲延履行(債務人遲延履行)和遲延收到(債權人遲延履行)。遲延支付是指債務人能夠履行債務,但在履行期限屆滿時未能按時履行債務。遲延承諾是指債權人未及時接受債務人的履行或者未為債務人的履行提供必要的配合。如果債務人逾期不履行義務,根據(jù)是否需要催告?zhèn)鶛嗳?a href='http://www.sdjlnm.com/jiechu/5.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解除合同,因遲延履行導致的合同解除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因不正常行為遲延履行而解除合同,另一種是由于正常行為延遲履行而終止合同。如果一方延遲履行主債務,并且在被催促后的合理期限內未能履行,或者如果一方延遲履行債務,導致未能按照合同規(guī)定實現(xiàn)合同目的,致使不能達到合同目的的,合同一方有權解除合同
根據(jù)合同法第153條的規(guī)定,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的質量要求交付標的物。出賣人對標的物的質量作出說明的,交付的標的物應當符合約定的質量要求。四、其他違約行為,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義務或者其他違約行為,導致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的,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的,另一方有權解除合同。這是由于實際違約導致的合同終止。基于鼓勵交易的原則,《合同法》允許當事人在客觀情況發(fā)生變化、無法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將出現(xiàn)重大困難時終止合同,但對終止進行了嚴格限制。根據(jù)這一規(guī)定,如果一方實際違約,只有當違約行為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xiàn)時,另一方才能終止合同。合同法第94條規(guī)定,“在下列任何情況下,雙方均可終止合同:(2)在履行期限屆滿前,一方當事人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示不履行其主要債務。“VI.由于不可抗力而無法實現(xiàn)合同目的
根據(jù)《中國民法通則》第153條,“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預見、不可避免和無法克服的客觀情況。”。根據(jù)本解釋,當不可抗力發(fā)生時,雙方可終止合同。其他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
根據(jù)《合同法》第94條的規(guī)定,法律規(guī)定可以解除合同的其他情形,一方可以通知另一方解除合同。在特定的合同關系中,根據(jù)合同的性質和雙方權利義務的特點,通常有必要給予一方或雙方另一項終止合同的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口頭申請工傷是否有效
2021-03-19在我國怎么處理非法移民
2021-01-17為什么公司人格否認不是對公司法人人格的永久性的剝奪
2021-03-06商標侵權侵權多少認定
2020-12-26醉灑駕駛撞死兩人如何處罰
2021-02-25司法鑒定意見是否可撤銷
2020-12-04中止探望權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24懷孕女子犯罪怎么處理,會坐牢嗎
2021-02-05什么是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 ?
2020-11-24網(wǎng)絡語言攻擊能定罪嗎
2021-02-09被告申請財產(chǎn)保全能支持嗎
2020-12-30交通事故如何處理及交通事故處理技巧
2020-11-25重組家庭繼子女有沒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25交通違法記錄與個人信用掛鉤嗎
2020-12-02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xié)議有效嗎
2021-01-11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什么是單位集資房
2021-02-17在什么情況下可簽勞務合同
2020-12-27公司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8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