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應在2004年8月1日至2006年7月31日期間駁回王的訴訟時效。第二種意見認為,王的訴訟時效從2005年9月11日債權轉讓的次日起計算至2007年9月12日止,王的起訴沒有超出訴訟時效
評論與分析: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首先,從建立訴訟時效制度的目的出發,維護社會交易秩序,保護社會公共利益是訴訟時效制度建立的出發點和根本目的。訴訟時效制度雖然具有促使權利人行使權利的立法目的,但其實質不是否定權利的合法存在和行使,而是禁止權利的濫用,以維護社會交易秩序的穩定,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訴訟時效制度限制了債權人的權利,是債權人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而作出的犧牲和轉讓;但是,應當指出的是,通過限制債權人的權利來保護社會和公共利益應當有一個合理的界限。這一界限是在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的基礎上衡量利益。不應濫用訴訟制度,使訴訟時效制度成為債務人逃避債務、自行否定權利的工具,違反誠實信用原則依法履行義務和合同義務。訴訟時效制度還規定了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止等制度,旨在保護債權人的權利。因此,在適用這些制度時,如果有任何對債權人和債務人都有利的理解,則應在不違反基本法律原則的基礎上對債權人有利,《中國民法通則》第140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請求或者履行義務的協議而中斷。自中斷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筆者認為,債權轉讓的合同通知應當具有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在本案中,李將其欠張的債務轉移給王,并通過電話通知張,張同意。本合同中通知債權轉讓的行為包括債權人的債務要求和債務人同意履行其義務。它可以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果。根據訴訟時效制度的目的。關于訴訟時效中斷和中止制度的適用,在不違反基本法律原則的基礎上,應當有利于權利人的理解,2008年9月1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九條明確規定:“債權轉讓的,從債權轉讓通知到達債務人之日起,確定訴訟時效中斷。”在本案中,李將其欠張的債務轉移給王,并通過電話通知張,張同意。這與訴訟時效的中斷完全一致。在本案起訴時,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尚未發布,但它也可以確認提交人的觀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級醫療事故是什么意思
2020-12-27醫療事故調解協議怎么寫
2021-03-02監察機關的監察權限
2021-01-24央視曝銀行卡黑市,銀行卡被盜怎么維權
2021-01-25收到銀行催收函還不上怎么辦
2021-02-18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會被收回土地使用權嗎
2021-02-09房屋抵押利息可以申請延期嗎
2020-11-19單方承諾是否構成連帶責任擔保
2021-03-01加工承攬合同糾紛被告方如何應訴
2021-01-01回購房要點有哪些
2020-12-26員工對集資房享有什么權利
2021-02-21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20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在職勞動糾紛申訴期是多久
2020-11-25不能投保貨物運輸保險的物品
2021-03-26如何認定保險責任免除條款是不是合理
2021-02-11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