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2004年1月,林明成立了一家經營家用電器的私營公司。由于對市場形勢和消費方式的錯誤判斷,加上經營管理不善,僅半年時間公司就遭受了嚴重虧損。投資的30萬元不僅流動,而且還欠下了巨額債務。2004年8月,該公司被迫關閉。當時四十五歲的林明看到自己半生的積蓄一眨眼就蒸發殆盡。他很不情愿。他還認為他很難度過余生。經過深思熟慮,他終于想出了一個“聰明的計劃”。林明隨后隱瞞了公司虧損、債務和倒閉的真相。以資金周轉急需為理由,承諾月利率為0.5%,并向三位朋友各借10萬元,期限均為一個月。2004年9月,林明為了避免住在幾百英里外的農村,將妻子和女兒隱姓埋名。直到2005年8月,他才被公安機關抓獲。林明既沒有聯系三位朋友,也沒有向任何人透露任何信息
在審判中,對林明行為的定性有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應作為民事糾紛處理。雖然林明借錢時沒有告訴債權人公司的真實情況,但這只能說明他是通過欺騙手段借錢的,而不是他故意不還錢。他的隱居只是為了逃避債務,因為他無法挽回損失的情況,這并不意味著他有為自己非法獲取貸款的目的,也不意味著他將來永遠不會償還貸款,因此,林明的借款行為屬于欺詐行為,即,民事欺詐
第二種意見認為,林明的行為已構成合同欺詐罪。理由是: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大量詐騙對方財產,或者僅履行合同一小部分的行為,但在簽訂和履行合同的過程中,未誠信履行大部分合同義務,以欺詐財產。民事欺詐是指在民事活動中,一方故意以不真實的情況作為真實的意思表示,使另一方陷入錯誤的認識,從而發生、改變和消除某種民事法律關系的違法行為。兩者的相似之處在于:第一,兩者都發生在經濟活動中,并且有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合同;二是在客觀表現上都采取欺騙手段;三是主觀上都有明顯的故意,不存在過錯問題;第四,犯罪人可能擁有對方的財產。但兩者之間有區別:第一,目的不同。民事欺詐的當事人采取欺騙手段,目的是使對方產生錯誤的認識,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法律行為,然后通過雙方當事人的法律行為來謀取一定的“非法利益”。它的本質是盈利。雖然合同欺詐可以客觀上導致他人某些民事法律行為的“意圖表達”,但行為人沒有誠意承擔約定的民事義務,而只是想讓對方履行不存在的民事法律關系的義務,直接非法占有對方的財產。合同詐騙是以直接非法占有公私財產為基礎的,而民事詐騙則是通過雙方當事人的履行間接獲得非法利益。二是客觀方面不同:在行為方式上,合同詐騙罪是一種行為;民事欺詐不僅表現為作為,而且相當一部分表現為不作為。合同詐騙罪應當由刑法調整,而民事詐騙罪只能由民法調整。第三,合同欺詐行為人根本沒有履行合同和實際行動的能力。民事欺詐往往還存在民事內容,并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一定的實際行動。第四,合同欺詐行為人往往假裝是法律身份,而民事欺詐行為人一般不需要假裝是法律身份。在這種情況下:
1。林明的目的不是通過雙方當事人履行借款、還款合同來謀取某些非法利益,而是為了使債權人出借資金,直接非法占有對方的全部資金,即具有非法直接占有的意圖。林明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誠意。表現:承諾以5%的高月利率作為誘餌。借了一大筆錢后,他在短時間內匿名帶走了妻子和女兒,以避免生活在數百英里以外的農村地區。此后,他既沒有聯系過三位朋友,也沒有向任何人透露信息,也就是說,他沒有積極的還款表現。林明通過他的積極行為犯下了合同詐騙罪。因為林明借錢時,公司損失慘重,債臺高筑,被迫倒閉,但他隱瞞了事實真相,以資金緊急周轉為借口,承諾給予一個月0.5%的月利率。他不僅假裝自己有能力償還債務,還讓其他人感到有利可圖。事實上,這只是他的“聰明計劃”。如果這三個債權人知道細節,貸款絕對沒有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房屋租賃合同需要備案嗎
2020-11-19注銷公司的委托書的有效期多久
2020-12-05行政處罰聽證在報紙上公告多長時間
2020-11-16外商投資包括哪些情形
2021-03-18注冊資金可以是資產嗎
2020-12-28別人不欠我錢但是有張欠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9管轄異議書交了法院沒回復如何處理
2020-12-05房屋的遺產繼承可以選擇放棄嗎
2021-02-04房產中的公攤面積怎么算
2020-12-14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錄用通知書有效力嗎
2020-11-25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人壽保險離婚能不能分割
2021-03-25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再保險合同業務有哪些
2020-12-13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也談無證駕駛造成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1-01保險與法:車輛定損誰說了算
2020-11-17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具體分類包括哪些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