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有一個共同點,即合同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給另一方造成損失,而另一方在簽訂合同時也可能存在一些欺騙因素。然而,前者是刑事犯罪,后者是民事糾紛,兩者本質上是不同的。然而,在實踐中,兩者之間的界限往往是復雜的。二者的根本區別在于行為人履行合同是否真誠,即是否有非法占有對方財產的目的。如果沒有這樣的目的,但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由于自然和人為災害或市場變化等客觀原因,雙方無法繼續履行合同,它只能作為一種經濟合同糾紛,按照《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處理,但目的是人們主觀的內在心理活動。目的不能僅由行為人的供述或陳述來確定,而應根據案件的各種客觀事實進行綜合判斷,避免主觀性、片面性和膚淺性。根據實踐經驗,我們一般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行為人是否具有實際履行合同的能力。一般來說,那些對履行合同有誠意的人有能力履行合同,否則他們將不會簽署合同。合同欺詐者通常根本沒有能力履行合同。例如,如果他們既沒有資金也沒有貨源,他們就只能依靠他們履行合同的虛構能力來欺騙另一方,并將他們引向誘餌。然而,執行能力是一個可變因素。在簽訂合同時有一些能力。在簽訂合同后,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他們可能會因為一些意外的原因而失去這種能力。一般來說,可以證明他們是真誠履行合同的,不是故意欺詐。有些人既沒有資金也沒有貨源,事實上他們無法獲得資金和貨源。他們簽合同完全是騙人的。一旦他們拿到了財產,合同就無法履行了。一般來說,可以證明他們沒有履行合同的誠意,簽訂合同是一種欺詐手段。演員在簽訂合同時是否使用欺騙手段。合法企業簽訂合法有效的合同,不采用欺騙手段,具有履約能力,一般可以證明其履約誠意。但是,對于完全沒有履行合同意圖的合同欺詐,不可能存在欺詐。這種騙局可以通過虛構單位、偽造票據、虛假產權等手段簽訂無法履行的合同,或者在發現對方被騙時使對方無法追回損失,或者在簽訂有效合同時隱瞞其不打算履行合同的真實意圖,取得對方財產后逃逸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在經濟合同糾紛中,不可能存在任何欺騙因素。例如,向另一方提供的產品質量低劣,質量不符合合同規定的質量要求,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只違反了合同的個別條款,屬于民事欺詐,應按照《合同法》相關規定追究責任,不構成合同詐騙罪。合同欺詐是指未能履行全部或大部分合同。行為人是否采取實際行動履行合同。那些真誠履行合同的人肯定會努力創造履行合同的條件,而合同欺詐者通常不會采取實際行動來履行合同。有的甚至履行部分合同,以騙取對方的信任,達到騙取對方財產的目的。在收到另一方交付的貨物、貨款和預付款后,他逃跑,根本不履行合同。合同是否有效,其欺詐意圖無疑是確定的,這當然構成合同詐騙罪
綜上所述,合同詐騙罪與經濟合同糾紛的界限比較復雜。只有全面、全面地分析案件的主客觀情況,把握行為人是否具有通過現象非法占有他人財產的目的的本質特征,才能區分上述界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套路貸判刑標準
2021-01-11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上市公司嗎
2021-01-09版權費用糾紛是怎樣的
2020-11-10和家里斷絕關系能拿到斷絕費嗎
2021-02-18現在房產抵押都有他項權證嗎
2021-01-05胎兒取得繼承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9如何書寫開發房地產協議書呢
2020-11-25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新《保險法》體現三大亮點
2020-12-16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保險金
2021-01-19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車輛超載保險賠付嗎
2021-03-16車輛索賠須注意免賠率
2020-11-15公房交了土地出讓金還是公房嗎
2020-12-04協議拆遷與征地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3-25拆遷安置房是否可以購買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