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合同是否未能在約定的生效時間內交付,如果合同生效后才需要履行,如果合同生效后一方未能在約定的時間內交付貨物,屬于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合同效力】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P>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才能生效的,從其規定。第60條【嚴格履行和誠信】雙方應根據本協議充分履行其義務。
雙方應遵守誠信原則,根據本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和保密義務。第一百零七條【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第一百零八條【拒絕履行】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示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要求其在履行期限屆滿前承擔違約責任。合同生效的必要條件合同的生效是指具有有效要件的合同按照其意志所表達的內容產生法律效力。在大多數情況下,合同在成立時具有效力要素,因此合同的成立時間與誕生時間是一致的,因此合同不具有效力。一般認為,合同生效的必要條件是:
1。訂立合同時,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這基本上是法律關于合同主體資格的規定。標的不符合約定的,所訂立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主體是自然人和非自然人。非自然人作為合同的主體,具有主體行為能力。自然人作為合同主體,其合同行為能力的存在應當根據其民事行為能力的狀況來確定。合同雙方的意圖是真實的。這是合同有效性的另一個要素。所謂意思表示真實,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作出的要約和承諾,是其獨立真實意志的表達。在正常情況下,行為人的意志與其外在表現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主觀或客觀原因,兩者可能不一致。本合同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這是合同生產中最重要的要素。該合同缺乏合法性,也沒有補救的余地,這只能歸因于充分的效力。合同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包括合同的目的和內容,即合同的目的和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這里所說的“法律”不僅包括現行法律、法規和行政法規中的強制性規定,還包括國家政策中的禁止性和強制性規定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中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合同生效后才需要履行。合同生效后,當事人未按約定的時間交付貨物的,屬于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向lyba提供法律咨詢。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征收補償原則
2020-12-29婚后才知道對方是精神病人的可以起訴婚姻無效嗎
2020-11-23審議中的民法典跟原來的婚姻法比,修改了哪些
2021-03-17追尾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2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哪些情況下要約不生效
2021-02-03兒童在商場受傷賠償問題是怎樣的
2021-01-29小產權房改名有效嗎
2021-02-25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什么是保險合同
2021-03-21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開車自殺死亡是否屬于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3在車險不足額保險合同如何賠償
2020-12-23保險公司墊付搶救費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9保險合同的復效的意思是什么
2020-12-10保險合同在何種情況下需要變更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