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合同是否未能在約定的生效時間內交付,如果合同生效后才需要履行,如果合同生效后一方未能在約定的時間內交付貨物,屬于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合同效力】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P>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才能生效的,從其規定。第60條【嚴格履行和誠信】雙方應根據本協議充分履行其義務。
雙方應遵守誠信原則,根據本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和保密義務。第一百零七條【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第一百零八條【拒絕履行】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示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要求其在履行期限屆滿前承擔違約責任。合同生效的必要條件合同的生效是指具有有效要件的合同按照其意志所表達的內容產生法律效力。在大多數情況下,合同在成立時具有效力要素,因此合同的成立時間與誕生時間是一致的,因此合同不具有效力。一般認為,合同生效的必要條件是:
1。訂立合同時,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這基本上是法律關于合同主體資格的規定。標的不符合約定的,所訂立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主體是自然人和非自然人。非自然人作為合同的主體,具有主體行為能力。自然人作為合同主體,其合同行為能力的存在應當根據其民事行為能力的狀況來確定。合同雙方的意圖是真實的。這是合同有效性的另一個要素。所謂意思表示真實,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作出的要約和承諾,是其獨立真實意志的表達。在正常情況下,行為人的意志與其外在表現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主觀或客觀原因,兩者可能不一致。本合同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這是合同生產中最重要的要素。該合同缺乏合法性,也沒有補救的余地,這只能歸因于充分的效力。合同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包括合同的目的和內容,即合同的目的和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這里所說的“法律”不僅包括現行法律、法規和行政法規中的強制性規定,還包括國家政策中的禁止性和強制性規定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中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合同生效后才需要履行。合同生效后,當事人未按約定的時間交付貨物的,屬于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向lyba提供法律咨詢。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仲裁和訴訟解決民事糾紛有哪些方式
2021-01-28到期債權執行異議
2021-03-19撫養費數額如何確定,撫養費包括哪些費用
2021-01-20無競業限制但有保密條款是否應該補償
2020-11-08繼承開始前繼承人死亡怎么辦
2020-11-11行政訴訟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2021-02-22陜西西安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
2020-12-06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不管怎么辦
2020-12-03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乘客沒有買航延險航班延誤能獲賠嗎
2021-03-01太平洋保險交滿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10頂包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1-01-05提供發票原件才會理賠嗎
2021-02-19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保險代理公司管理規定制度有什么
2021-01-02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概念簡析
2021-02-11開荒地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17土地征用與土地轉讓是什么意思
2021-03-10遇到拆遷評估,應該注意的幾類基本問題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