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和社會高度關注民生的背景下,民事執行中的工資優先權在實踐中已達成廣泛共識,但這一實踐從法律依據上還沒有找到充分、確鑿的依據。隨著《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的頒布,根據司法解釋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的規定,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權的,債權人或者被執行人有權提出異議,異議不成立的,可以提起訴訟,民事執行優先受償權的實踐迫切需要找到相關法律或司法解釋的依據首先,現行法律對工資優先受償權的限制,2007年修改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第三十七條第二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都規定,工資和勞動保險費應當先支付后支付破產財產優先支付破產費用。但修改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第二十八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三條都規定,作為抵押物的財產不屬于破產財產,根據2006年8月27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一百零九條和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工資獲得優先受償的可能性極為有限,即使獲得優先受償,其受償比例也很低,工資優先受償實際上符合修訂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即工資在有擔保債權之后仍享有一定的優先權。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三十二條還規定,破產法公布之日前破產人欠職工的工資,應當優先支付給有特定財產擔保權的債權人。換言之,2006年8月27日之前所欠的工資享有優先于擔保債權的權利,而2006年8月27日之后所欠的工資則不享有這種特別優先權。根據立法參與人的解釋,原因是為了解決歷史遺留的問題,由于這部分歷史債務屬于數量性債務,其可能帶來的風險基本上是可以預見和可控的。對于破產法頒布后新出現的拖欠工資問題,要積極研究根本解決辦法,進一步完善相關勞動保障制度建設,加強執法力度予以解決。破產法不宜規定附擔保債權優先權(二)現行法律對工資優先受償權的限制筆者認為,我國現行法律對工資優先受償權存在一定的限制,主要表現在:,工資優先受償的規定不適應我國的基本國情。在我國,企業拖欠職工工資的現象比較普遍。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流動性等原因,往往將全部資產抵押,這必然導致工資與擔保債權的沖突。這一現象不僅發生在破產清算中,而且也發生在執行過程中。工資不先發,不僅使勞動者的生存得不到保障,而且引發和激化了社會矛盾
其次,充分保障勞動者權益的根本政策尚未完全確立。應該說,當勞動者的權益能夠得到充分保護,拖欠工資的情況極為罕見時,為了維護公示效力和交易安全,有擔保債權優先于工資是符合法理的。但即便如此,德國、法國、日本等國也規定,破產前6個月至1年的工資優先于所有債權和抵押貸款的支付。就我國而言,加強執法,完善勞動保障制度,不僅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且需要一定的經濟社會條件作為基礎。在根本解決方案尚未完全確立的情況下,與保障交易安全、保護勞動者權益相比,仍應優先考慮后者,工資低于有擔保債權的規定,也不同于我國現行的一些法律。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七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商業銀行破產清算時,在支付清算費用后,應當優先支付個人儲蓄存款本息,所欠職工的工資和勞動保險費,事實上優先于工資和勞動保險費。《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也規定,在船工作人員的其他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用優先于有擔保債權。有鑒于此,在中國現有條件下,給予工資優先受償權是合理的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幾年之后死了還用負刑事責任
2020-12-05機動車與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26一方死亡了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2-06超市購物車小孩摔死,應當由誰負責
2020-12-05實習期有沒有最低工資標準
2020-12-04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勞動者可以去哪兒投訴
2020-11-22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互聯網保險渠道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26法律上分紅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6解除保險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五條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2-14保險公司會破產嗎
2021-03-10出讓地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102020年拆遷補償標準出爐,一平方補償多少
2021-02-07補償不合理找誰來處理
2021-03-22政府有拆遷調解部門嗎
2021-01-13廉租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07鄭州城中村改造的意義
2021-01-20高鐵征地拆遷方案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