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執行的期限是多長
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裁定。一方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19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執行的有效期為一年。當事人無正當理由超過申請執行有效期的,人民法院不再執行。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需要履行的義務的履行期限,一般在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的協商意見或者裁決意見中約定。因此,申請強制執行的起算時間應當以履行完畢之日為準,根據《勞動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需要多長時間,《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三十二條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案規則》第三十條、第三十四條、第四十三條,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的期限如下:(一)當事人一方不滿30人的勞動爭議案件,處理案件的期限依照《勞動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一般來說,仲裁裁決應當自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這里的“收到仲裁申請”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上訴后作出是否受理決定的過程。也就是說,仲裁庭對勞動爭議的處理應當在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之日起60日內完成。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仲裁委員會批準,可以適當延期,(二)30人以上的集體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之日起15日內審結。案情復雜需要延長的,經仲裁委員會批準,可以適當延長,但勞動爭議案件經仲裁庭重新審理的,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3)天,即:,仲裁委員會認為發生法律效力的裁決確有錯誤,決定另行組成仲裁庭重新處理的,自仲裁庭成立之日起30日內結束
仲裁庭作出裁決后,應將裁決書送達當事人多久裁決和調解的有效期限是多少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案規則第32條規定仲裁庭作出裁決后,應當作出仲裁聲明。仲裁庭當庭作出裁決的,應當在7日內送達。其他法院定期作出裁定的,應當當庭作出裁定書。裁決書送達當事人后,不立即發生法律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三十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的,裁定具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說,如果任何一方在15天內提起訴訟,裁決將不具有法律效力。由此可見,仲裁裁決與仲裁調解的生效時間不同,《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通過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根據協議內容作出調解書,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簽字的時間為調解書生效的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摘取節育環致死應當如何量刑
2021-02-01畜牧獸醫行政執法不包括什么
2021-03-09未經工傷認定能否申請賠償
2021-03-06不按時發工資怎么辦
2021-03-02首付分期簽了借款協議還能退房嗎
2021-02-27財產保全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2-20離婚時男方隱匿財產,女方在離婚后可以要求多分割財產嗎
2021-03-03拘禁方式干涉婚姻自由怎么辦
2021-03-11協議離婚要求賠償的前提有什么
2021-02-01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房屋交易中介騙招有幾多?
2021-01-29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競業限制協議單位沒有蓋章有效嗎
2020-12-18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重復保險的分攤方法
2021-01-21失業保險基金是專款專用嗎
2021-01-10保險費的計算方式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