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執行的期限是多長
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裁定。一方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19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執行的有效期為一年。當事人無正當理由超過申請執行有效期的,人民法院不再執行。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需要履行的義務的履行期限,一般在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的協商意見或者裁決意見中約定。因此,申請強制執行的起算時間應當以履行完畢之日為準,根據《勞動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需要多長時間,《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三十二條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案規則》第三十條、第三十四條、第四十三條,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的期限如下:(一)當事人一方不滿30人的勞動爭議案件,處理案件的期限依照《勞動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一般來說,仲裁裁決應當自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這里的“收到仲裁申請”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上訴后作出是否受理決定的過程。也就是說,仲裁庭對勞動爭議的處理應當在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之日起60日內完成。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仲裁委員會批準,可以適當延期,(二)30人以上的集體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之日起15日內審結。案情復雜需要延長的,經仲裁委員會批準,可以適當延長,但勞動爭議案件經仲裁庭重新審理的,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3)天,即:,仲裁委員會認為發生法律效力的裁決確有錯誤,決定另行組成仲裁庭重新處理的,自仲裁庭成立之日起30日內結束
仲裁庭作出裁決后,應將裁決書送達當事人多久裁決和調解的有效期限是多少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案規則第32條規定仲裁庭作出裁決后,應當作出仲裁聲明。仲裁庭當庭作出裁決的,應當在7日內送達。其他法院定期作出裁定的,應當當庭作出裁定書。裁決書送達當事人后,不立即發生法律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三十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的,裁定具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說,如果任何一方在15天內提起訴訟,裁決將不具有法律效力。由此可見,仲裁裁決與仲裁調解的生效時間不同,《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通過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根據協議內容作出調解書,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簽字的時間為調解書生效的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勞動合同,如何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2020-11-18黑中介惡意抬高房價違反了哪些法律法規
2021-01-26怎么轉讓一個有債務的公司
2021-01-18下班后兼職違反勞動法嗎
2020-11-28股權質押貸款擔保有什么風險
2021-02-09三方協議只有兩方簽字是否成立
2021-02-11無合同用工超過多久不能追訴
2021-01-23簽署購房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2-25單位集資房能否私下轉讓
2021-02-14公司可否不經過員工同意而調動崗位
2021-01-01合同中止履行是否變更合同
2021-02-11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人身保險從業資格證書如何取得
2020-12-05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司機肇事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1-31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2021-02-10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