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勞動爭議仲裁費是當事人為維護自身權利、尋求社會救濟而必須支付的費用。首先,原告申請仲裁并啟動仲裁程序時,必須預付仲裁費。根據《國家物價局、財政部關于印發勞動部歸口管理的勞動部門行政性收費項目和標準的通知》第四條和《勞動合同鑒定和勞動爭議收費管理辦法》第二條第三款的規定仲裁,仲裁費用由雙方當事人預付后,仲裁委員會根據雙方的勝負情況承擔。第二,當事人對仲裁結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在我國,勞動爭議當事人之間,勞動仲裁是一項先決程序。根據《勞動法》第七十九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必須先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不服仲裁裁決的,應當向人民法院起訴。未經勞動仲裁的勞動爭議,當事人不直接享有訴訟權利,也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因此,在勞動爭議案件中,無論是雙方服從仲裁裁決,還是一方拒絕向法院起訴,當事人尋求公力救濟的成本都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如果勞動爭議案件的審理不涉及仲裁費用的負擔,這些費用在不同的法庭程序中會有不同的“待遇”。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17條的規定,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生效的勞動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申請執行的對象包括根據仲裁裁決承擔仲裁費用,經審查備案后由法院執行。雖然當事人在執行程序中主張的仲裁費用負擔有有效依據,在審判程序中主張的仲裁費用負擔沒有有效依據,但當事人對仲裁裁決向法院提起訴訟時主張的仲裁費用負擔,它不涉及審判中的處理,必然導致法院在處理同一問題時采取雙重標準第三,仲裁費和訴訟費在本質上沒有區別。仲裁費由勞動仲裁機構依照前款規定收取,訴訟費由人民法院依照《人民法院訴訟費征收辦法》及有關規定收取。這兩項費用均由國家公共機關支付,以維持本組織在行使職權過程中按照規定運作。目前,我國民事訴訟實行的是二審終審制度。對于不服一審判決的人,二審訴訟費用負擔在司法實踐中受到干擾。那么,一審法院不應干預訴前必須通過的勞動仲裁程序確定的仲裁費用負擔最后,在訴訟中審理仲裁費用負擔,符合司法為民、促進和諧社會的宗旨。申請勞動仲裁的申訴人一般都是弱勢勞動者。如果在訴訟中不處理仲裁費的負擔,在原仲裁裁決按有關規定無效后,勞動者預先支付的仲裁費將得不到保護,勢必導致勞動者損失的擴大。勞動者以先行支付的仲裁費為代價啟動司法救濟的方式,顯然是對社會救濟制度的不公平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物權法規定的浮動抵押
2020-11-08撫恤金與遺產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5主板上市條件是什么法律規定
2020-11-25婚姻自由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9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抵押物可以與他人簽訂合同嗎
2021-03-18換崗位屬于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1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0-12-29家庭財產保險條款
2020-12-02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詳解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問題
2020-11-26保險條款并非“霸王條款”
2020-12-18內部承包合同有何效力
2021-02-12村民大會可以拒絕土地出讓嗎
2021-01-14二手土地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12工業土地轉讓流程
2021-03-07房屋拆遷補償談判有什么技巧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