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人單位不服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勞動者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雙方當事人表示不滿的,因沒有專門法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根據有關受理法院的一般管轄原則,應當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因此,人民法院對第二個案件的管轄并不難,但對第一個和第三個案件,就會出現這樣一個問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不在同一地區,勞動者在當地沒有住所,用人單位應當向哪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只能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的,存在諸多弊端:一是不方便訴訟和執行。用人單位作為被告不服勞動爭議仲裁裁決的,應當向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在勞動爭議案件中,需要人民單位提供大量證據。由于地域不同,人民法院收集證據不方便。人民法院判決時,勞動者勝訴需要申請執行的,仍需到用人單位所在地執行,也不方便,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費,違反了訴訟便利原則,在某些情況下,這種管轄權很難確定。比如,當事人在當地沒有固定的居住地,特別是集體糾紛案件,當事人可能來自各方,增加了管轄權的確定難度。被告的管轄權仍由被告所在地確定的,只能由外籍勞動者戶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這顯然是非常合理的。p> 三是可能導致人民法院受理訴訟,接受重復立案的執行。當事人可以在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用人單位提起訴訟后,人民法院不會立即立案,但有7天的期限決定是否立案。在此期間,仲裁裁決超過十五日的,勝訴方有權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此時,由于原告不知道被告是否提起訴訟,將向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同樣,受理執行申請的人民法院也不知道被告是否起訴。表面上看,仲裁裁決已經超過起訴期限,人民法院應當立案強制執行,導致案件反復發生,以保護當事人的訴訟救濟權,方便當事人起訴,方便人民法院審判和執行,應當盡快制定科學、合理、有效的管轄原則,并符合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
筆者認為,當事人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裁決不服提起訴訟的,確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可以遵循以下原則:1.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仲裁裁決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首次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根據《企業條例》的規定確定對勞動爭議案件行使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后,很容易確定人民法院按照管轄原則受理案件。這使得基層人民法院對勞動爭議案件的管轄更加明確,便于勞動爭議當事人行使訴權
第二,勞動爭議案件由簽訂地或者履行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從理論上講,合同糾紛可以由合同簽訂地或者履行地人民法院受理。這種確定管轄權的原則,由于便于當事人起訴、應訴和提供證據,也便于法院收集證據,已被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采用。勞動合同雖然不屬于民事主體之間簽訂的合同,但其基本特征是一致的。它們都是雙方為明確彼此的權利和義務而簽訂的協議。勞動合同簽訂地、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則,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也可以與合同法的規定具有同等效力,用人單位拒不接受勞動仲裁或者勞動者拒不接受勞動仲裁的,一般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也就是說,此時誰是被告,應該向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勞動訴訟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入刑了嗎
2020-11-28了解勞動糾紛的調解程序與常見種類
2021-02-10臨時工勞動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0網上傳播隱私信息如何處理
2021-03-11行政機關不聽取當事人的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
2020-12-11支票有效期
2021-01-06降薪降崗變更合同怎樣維權
2020-11-18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發生勞動爭議應該怎么辦
2020-12-01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車輛易主時保險賠償也變嗎
2020-11-18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故意導致車翻了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10掛靠車輛該怎樣保險
2020-11-19單位沒有給員工交保險,可以補償多少
2021-02-06拆遷補償方案就是最終的補償了嗎不能再提高了嗎
2020-11-17城中村能按照補償標準來賠償嗎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