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入罪的立法目的。
《刑法修正案(八)》在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后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的,經政府等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照前款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尚未造成嚴重后果,在提起公訴前支付勞動者的報酬,并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從“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入罪的立法本意來看,其目的一是遏制惡意欠薪的現象,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行為違法成本較低,導致惡意欠薪行為在用工領域普遍存在,嚴重損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有學者指出:“將‘惡意欠薪’界定為犯罪行為,對改變當前‘拖欠是正常現象’的錯誤觀念有重大意義,其威懾作用是肯定的。”二是維護社會穩定,保障民生。拒不支付勞動報酬行為不僅嚴重侵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以及違反誠實信用的基本原則,更重要的是它引發眾多群體性事件,嚴重影響社會安定和諧穩定,已經成為影響社會安定的重要隱患。“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入罪是保護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等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迫切需要。
二、如何認定行為主體“拒不支付”?
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行為主體是負有向他人支付勞動報酬的自然人和單位。《刑法修正案(八)》將“拒不支付”行為分為兩種:一是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二是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由于本罪行為的實質是不履行支付勞動報酬的義務,屬于不作為犯,因此上述兩種行為都以行為主體有支付能力為前提。行為主體沒有支付能力而逃匿的,不應認定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總之,即使行為主體轉移財產或逃匿,只要其支付勞動報酬,就不構成本罪;只要行為人不支付勞動報酬,即使其不轉移財產或逃匿,也有可能構成本罪。
三、“勞動報酬”包括哪些?
如果行為主體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明確約定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那么本罪的“勞動報酬”應包括上述內容。如果行為主體沒有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或勞動合同內容不明確的,在獎金、津貼、補貼等方面產生糾紛,不宜以本罪論處。
此外,筆者認為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可以體現為拒不支付全部勞動報酬,也可以體現為拒不支付部分勞動報酬;可以體現為拒不支付個別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亦可體現為拒不支付部分或全體勞動者的勞動報酬。關鍵是看其拒不支付的數額是否達到較大的標準。
四、“經政府等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中“有關部門責令支付”具體是哪些情形?
1、勞動監察大隊已向行為主體送達書面《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行為主體限期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
2、各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已向用人單位送單書面的《勞動爭議仲裁決定書》,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
3、各級信訪機關已向行為主體送達書面轉批文件,責令行為主體限期支付勞動報酬;
4、其他行政主管部門依職權已向行為主體送達書面文件,責令行為主體限期支付勞動報酬。
此外,各級人民法院已送達并已生效的判決書、裁定書責令行為主體限期支付勞動者報酬,而行為主體拒絕支付的,是本罪與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想象競合犯,應從一重罪論處。
五、對“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定罪量刑應注意的問題。
雖然“拒不支付勞動報酬”行為入罪,但在具體辦案過程中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拒不支付勞動報酬”行為定罪量刑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要考慮拒不支付的數額。《刑法修正案(八)》規定本罪應達到數額較大。但究竟要達到什么數額才算是“較大”呢?目前尚無統一的定論,因為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難以確定一個全國統一的數額。筆者認為,確定“數額較大”應有以下幾點考慮:一是涉及人數眾多,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總數已經超過。
2、造成嚴重后果,一般是指由于不支付勞動報酬,嚴重影響了勞動者的生存與家庭生活,或者造成勞動者精神失常等嚴重后果的。
3、在提起公訴前支付勞動者的報酬,并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在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之前,行為主體全額支付了勞動報酬,并按照《勞動合同法》要求向勞動者支付了賠償金或者承擔了經濟補償責任的,方可減輕或免除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土地流轉最新補償標準
2021-01-20銀行卡被公安凍結銀行能解除嗎
2021-01-09承兌匯票保證金可以查封嗎
2021-01-13附帶民事訴訟的先予執行
2021-01-31合同隱瞞真實情況是欺詐行為嗎
2021-01-30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
2021-03-25醫療糾紛訴訟的案由包含哪些
2021-01-01辦理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26欠薪多久屬于自動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6勞動關系轉移證明
2021-01-17軍人病退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3-20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實習協議在法律上是什么性質
2020-12-30產品責任案件中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31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旅行社責任險條款概述
2020-12-25主險和附加險保險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30保險合同冒名掛失是詐騙嗎
2020-12-27國際貿易貨物運輸與保險
2020-12-01什么是自留保費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