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買受人不能取得房屋的,可以請求解除合同,退還已付貨款、利息和賠償損失,并可以要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貨款兩倍的賠償責任。這些情況包括:
1。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出賣人未通知買受人就將房屋抵押給第三人;
2。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出賣人將房屋出售給第三人。根據《解釋》第九條規定,出賣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合同無效、解除或者解除的,買受人可以要求返還已支付的購房款和利息,并賠償損失:,并要求賣方承擔不超過已付貨款兩倍的賠償責任。這些情形包括:
1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或者提供虛假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事實;
2。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抵押的事實;
3。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賣給第三人或者該房屋用于拆遷補償安置的事實。出賣人出賣房屋的違約責任包括出賣人逾期交付房屋的責任,或者出賣人不履行或者不履行房屋交付義務的責任;買受人的違約責任逾期付款的責任,以及買方的違約責任。
一般而言,房地產買賣合同中的違約責任條款有“因不可抗力造成的逾期交付,出賣人不承擔責任”的表述。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五十三條的規定,“不可抗力”是指地震、火災、戰爭等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根據這一規定,房地產買賣合同設定了相應的外延和外延。但出賣人不能將開發商自身的過錯,如對市場判斷不準確、投資失誤、項目設計未認真修改方案等因素歸咎于不可抗力。同時,賣方不能將季節性影響、上級行為、政府行為等本應預期但不應預期的因素歸為不可抗力,從而免除自己的違約責任。因此,在簽訂合同時,要特別注意如何在合同中界定“不可抗力”。目前,在購房合同中,開發商逾期交房的違約責任一般約定為每逾期一天承擔總房價的0.2%或0.3%的違約金。違約金比例偏低,相當于銀行貸款利息。違約金的懲罰性是不夠的。購房者應努力提高比例,可考慮在0.5%-1%之間。
以上是相關答案。對于這種欺詐行為,可以依法追究對方的法律責任。你需要考慮整個事件的影響。如果影響不大,可以警告對方給你一些補償。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向律師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村委會賄選如何處罰
2020-12-10交通事故起訴狀中的被告有哪些
2021-01-16二審可以增加解除合同的訴求嗎
2020-12-14擔保合同無效后責任怎么承分擔
2021-02-24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勞務派遣解聘后是否有補償
2021-01-30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有哪些?
2021-03-07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保險合同變更申請書的內容
2021-02-06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2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無責不定損保險怎么理賠
2021-01-28網上買的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7特殊家財險的一個經典案例
2021-01-23車輛全責方沒保險如何賠償
2021-03-08保險費的征集方式有哪些
2020-12-30事故理賠有“竅門”
2020-11-19企業內部承包合同會不會受勞動法調整呢
2020-12-09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抵押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