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擔保人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第十八條當事人在擔保合同中約定保證人和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擔保。連帶責任擔保的債務人在主合同約定的債務履行期限屆滿時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擔保人在擔保范圍內承擔擔保責任。第二十一條擔保范圍包括主債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實現債權的費用。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當事人對擔保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由擔保人承擔全部債務。第三十一條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追償。《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以下簡稱擔保法)第五條第二款規定:“擔保合同確認無效后,債務人、保證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過錯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由此可見,擔保人的責任不僅限于擔保有效的時間,而且延伸到擔保無效的時間。在實踐中,擔保無效的責任一般稱為擔保人的賠償責任。就其性質而言,保證人的賠償責任仍屬于締約過失責任的性質,是一種廣義的締約過失責任。保證人締約過失責任的主要特征是:(1)責任發生在保證無效時;(2)責任的存在和大小與保證人是否有締約過失有關。過錯就是責任,沒有過錯就沒有責任。根據《擔保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擔保法司法解釋》),擔保無效時擔保人的責任分為以下幾種:類別:
1。保證合同有效但無效,債權人無過錯的,保證人和債務人應當對主合同項下債權人的經濟損失承擔連帶責任;債權人、保證人有過錯的,保證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比例不得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二分之一。”擔保合同無效的原因很多,屬于擔保合同因自身原因無效,即擔保合同因缺乏有效要件而無效,與主合同的效力無關。根據本條規定,保證人的責任分為以下兩種情形:第一種情形,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由于作為擔保合同締約方的債權人沒有過錯,司法解釋支持債權人可以獲得相當于擔保生效時的賠償。此時,保證人的責任非常大,其地位與債務人相當,兩者都是債權人的共同債務人。但是,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時,必須具備下列要件:(一)主合同有效,擔保合同因自身原因無效;(二)債權人對擔保合同無效無過錯;(三)擔保合同無效是由于擔保人或者擔保人與債務人的過錯造成的;(四)債權人有實際損失,損失與擔保合同無效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第二種情形,保證人承擔的民事責任部分不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二分之一。在本案中,由于債權人的過錯,保證人不必承擔全部損失的賠償責任,因此司法解釋規定了責任分擔的上限。保證人承擔部分責任的構成要件是:(1)主合同有效,擔保合同無效;(2)債權人和保證人對擔保合同無效有過錯;(3)債權人有實際損失。其中,債權人的過錯是確定保證人責任的關鍵。所謂“資不抵債部分”,是指債務到期后債務人還清債權的剩余部分,關系到債務人是否仍具有清償能力。“資不抵債”的判斷,應當以債務人便于執行的財產是否受執行為依據。便于執行的財產已經執行的,債務的剩余部分為資不抵債部分。《擔保法》司法解釋第八條規定:“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擔保人無過錯的,擔保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擔保人有過錯的,保證人承擔的民事責任部分不得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三分之一,保證人的責任份額應當根據保證人與主合同當事人之間的過錯確定。《擔保法》第五條第一款規定,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屬合同,主合同無效,因此擔保合同因其與主合同的從屬關系而無效。在這種情況下,擔保人的責任原則上小于擔保合同因缺乏有效要件而無效,甚至不承擔民事責任時的責任。(一)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因主合同無效致使擔保合同無效的,保證人無過錯的,不承擔民事責任。由于保證人不是主合同的締約方,因此主合同的無效不能也不需要追究保證人的過錯。(二)保證人承擔債務人破產部分的比例不得超過三分之一。當主合同無效導致擔保合同無效時,擔保人有過錯,即擔保人知道主合同無效時仍為主合同提供擔保,或者保證人明知主合同無效,仍主張主合同成立,或者為主合同的簽訂充當中間人的。第三,當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也無效時,擔保法及其司法解釋對主合同和擔保合同均無效且各自原因無效的擔保人責任未作規定。律師認為,可分為以下三種情況:一是主合同和擔保合同均宣告無效的情況下,債權人、債務人和擔保人通常都有過錯。根據《擔保法》司法解釋,擔保人的賠償責任也應是債務人“資不抵債”部分的一部分,即承擔部分賠償責任。現行法律和司法解釋沒有規定具體的賠償限額。第二,在主合同和擔保合同都被宣告無效的情況下,不能排除擔保人可能仍然沒有過錯。無過錯的,保證人不承擔賠償責任。我國《擔保法》第三十條規定,主合同債權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違背真實意思提供擔保的,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三是主合同和擔保合同均無效的,不存在債權人過錯。例如,無權處分人將標的物出售給債權人,擔保人作為無權處分人的子公司,為無權處分人提供擔保。債權人無過錯的,債務人和保證人應當按照擔保法司法解釋第七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對債權人的經濟損失承擔連帶責任(僅限于保證人和債務人串通欺騙債權人的情形)。《擔保法司法解釋》第九條規定:“擔保人因擔保合同無效對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債務人主張賠償,或者要求過失反擔保人在賠償責任范圍內分擔賠償責任。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離的婚姻要多久才自動無效
2021-03-26強拆是合法的還是違法的
2020-12-0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完成
2021-03-06交通事故死亡多少錢
2021-02-28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是不是沒有資格繼承遺產
2021-02-14對撤訴法院如何處理
2020-11-21自助存包丟失商場是否應當賠償
2020-12-04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的賠償標準2020
2021-03-25保險合同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12人身保險的保險金額是由投保人承擔嗎
2020-11-15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是履行財產保險合同的首要原則是什么
2021-02-03交強險條例第六條怎么解釋
2020-12-26調整承包地的情形,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28拆遷安置房產證辦理費用
2020-12-10沒看到一書四方案,征地拆遷是合法的嗎
2021-03-14拆遷補償是怎樣計算的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