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擔保合同?擔保合同是指保證人與債權人達成明確的相互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應當代表債務人承擔履行或者連帶責任。(1) 擔保合同可能因以下原因而無效:
1。法人分支機構和內部職能部門未經法人書面授權或者超越授權范圍與債權人訂立擔保合同的;
2。主債權人或者債權人、債務人雙方采取欺詐、脅迫、惡意串通等手段,使保證人違背真實意思提供擔保;
3。未經國務院批準,國際機構與債權人訂立擔保合同的。學校、幼兒園、醫院等公益性事業單位與債權人簽訂擔保合同;
5。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本章程規定,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同意,以公司財產為他人債務提供擔保的。2000年3月1日,北京一家貿易公司(借款人)與美國一家消防設備公司(貸款人,以下簡稱消防公司)北京辦事處簽署了一份借據:“今天,北京一家貿易公司向消防公司借款15萬元,計劃于2000年8月31日前全部歸還,“2000年3月1日,消防公司(合同甲方)與劉某(合同乙方)簽訂了擔保協議。雙方主要約定:“為保證2000年3月1日北京某貿易公司向某消防公司借款15萬元能按約定返還,甲乙雙方約定,乙方為上述借款的擔保人,承擔連帶擔保責任。也就是說,如果借款人是北京的一家貿易公司,在2000年8月31日前未能償還貸款,乙方有義務代為償還。甲方可直接從乙方勞動報酬中扣除,無需另行通知借款人。
劉某稱,2000年3月1日,北京某商貿公司向美國某消防器材公司北京辦事處借款15萬元,承諾于2000年8月3日還清。同時,劉某應辦事處要求為貸款提供擔保,并承諾劉某對北京某貿易公司的貸款承擔連帶擔保責任。貸款到期后,北京可靠自動滅火設備公司北京辦事處多次催促北京一家貿易公司,但未能如愿,于是要求劉某還款。2000年8月31日至2006年8月31日,劉某向北京瑞信自動滅火設備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還款15萬元,并承擔連帶責任。目前,劉某正在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北京一家貿易公司向劉某償還15萬元債務。
庭審中,劉某未提供中斷、中止主債務訴訟時效的證據;北京某商貿公司未提供償還消防公司欠款的證據。一審法院認為:原告與某消防公司以書面形式訂立擔保合同,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當合法有效;雙方在合同中未約定擔保期限,因此,可靠公司有權要求原告在獨立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承擔連帶擔保責任。根據查明的事實,可靠公司要求原告在保證期內即2000年8月31日承擔保證責任,故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從2000年8月31日起計算。經查,原告于2000年至2006年5次向某消防公司承擔擔保責任,即擔保債務訴訟時效多次中斷,但擔保債務訴訟時效的中斷并未對消防公司的訴訟時效產生不利影響主債務,即主債務的訴訟時效未中斷。主債務人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保證人有權對主債務人的訴訟時效進行抗辯;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不主張抗辯權,又對主債務人行使追索權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主債務人同意支付的除外。在loa中,被告承諾最遲在2000年8月31日前償還所有債務。庭審中,原告未提交相應證據證明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止或中斷。因此,主債務的訴訟時效應于2002年8月31日屆滿。經查,原告在主債務訴訟時效屆滿后共償還了三次。被告不同意支付的,依法駁回原告對該部分還款行使追索權的訴訟請求。法院支持原告在主債務訴訟時效屆滿前承擔擔保責任的部分。庭審中,被告以不真實的借款關系作為辯護,但均缺乏相應的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不予采納。綜上所述,本判決被告北京市某貿易公司應當在判決生效后7日內,向原告劉某返還人民幣6萬元。劉的其他說法被駁回。根據《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民事權利保護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除法律依法另有規定外,本案借款合同也不例外,應當適用兩年的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可以中止或者中斷,但本案審理中,劉某未提交相應證據證明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止或者中斷,故本案主債務時效的認定不存在。根據“借據”,一家公司承諾最遲在2000年8月31日之前償還所有債務,因此對業主債務的訴訟時效應于2002年8月31日到期。
在本期債務訴訟時效屆滿前,劉某先后兩次向北京瑞信自動滅火設備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還款,共計6萬元。
(2)北京某貿易公司的法庭陳述書是否構成對擔保人劉某的“約定付款”,北京某貿易公司的法庭陳述書原文為:“本人簽署了協議。貸款協議是真的,但不是貸款。我是說我欠劉先生15萬元。我現在很困難。我付不起15萬元。如果可以,我會給你的。”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某公司承認借款合同,但認為合同的真正主體不是某消防器材公司在美國的北京辦事處,而是劉先生。結合公司對擔保協議的質證意見,“我不知道,我還沒接到通知”,可以看出,公司的還款協議是針對借款合同標的(在公司看來,是視為債權)公司不承認劉某為擔保人,更不“同意”支付給劉擔保人。因此,公司的行為不屬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限制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一條規定的例外。據此,保證人劉某在主債務時效期間屆滿時未主張公司訴訟時效抗辯權,在承擔擔保責任后向公司行使追索權,人民法院不予支持。(3)劉某對北京某貿易公司的追索權訴訟時效是否已經屆滿,根據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劉某五次還款中,只有兩次,即2000年8月31日和2002年8月31日兩次還款,在主債務的訴訟時效范圍內并且可以得到支持。但根據《民法通則》第135條的規定,這兩次還款的訴訟時效分別于2002年8月31日和2004年8月31日屆滿。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條,當事人未在本法中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解釋訴訟時效,并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回遷房補房款有期限嗎
2021-03-19開餐廳需要辦理哪些證件
2021-02-08如何區分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轉讓與合伙財產的轉讓
2020-11-30不同債權人申請執行同一被執行人如何處理
2020-12-12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哪些財產可以被繼承?
2021-02-05二手房中介常見騙術,買二手房防止上當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勞務外包需要行政許可嗎
2021-03-05試用期應定為多久?
2021-02-22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怎樣為車輛買保險
2020-12-07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如何理解
2021-02-05保險公司在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該怎么做
2021-01-02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3-18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可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高管終身在中國任職資格的情形
2020-12-12保險公司保護被保險人利益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5網上投保意外險得不到賠償怎么辦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