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有沒有補償。
征地補償費:指征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苗木補償費之和。(《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首先,土地補償費是國家征用土地造成土地所有者投資和收益損失的補償。補償對象:土地補償費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補償標準:耕地補償為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其他被征用土地的土地補償和安置補助標準由省規定,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地補償安置補助標準執行。二是安置補助,是國家建設征用農民集體土地后,對以土地為主要生產資料、以土地為生活來源的農業人口給予的補助。
補償對象:被安置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付安置補助,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使用;被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金支付給安置單位;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金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金應當支付給被安置人或者經被安置人同意用于支付被安置人的保險費用。補償標準:征用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最高不超過15倍。
征用耕地安置補助:按需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安置的農業人口,按照被征地耕地數量除以被征地單位人均在征地前占用耕地數量計算。第三,青苗補償費是指水稻、小麥、玉米、馬鈴薯、蔬菜等農作物損失的一次性經濟補償費。
補償對象:地上附著物和苗木的補償費屬于地上附著物和苗木的所有者。
補償標準:見省、市、縣政府規定。四是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是指房屋、水井、道路、管道、水渠等各類地上建筑物、構筑物的拆除、恢復費,以及被征收土地上林木的補償或砍伐費。
補償對象:附件的所有者或用戶。
補償標準:考核或見省、市、縣政府規定。第五,其他補償費是指除土地補償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苗木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外的其他補償費,即因征地給土地單位和農民造成其他損失而支付的費用,如水利設施恢復費、誤工費、搬遷費、基礎設施恢復費等。
補償對象:所有者或使用者。
補償標準:見省、市、縣或考核規定。
以上知識是對《經濟學人》編輯提出的“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是否有補償”問題的回答律師網. 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律師網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占他人車位犯法嗎
2021-03-21觸犯別人隱私怎么量刑
2021-03-17從法律效力來看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關系表現
2021-03-13指定管轄的黨紀處分怎么辦
2021-01-27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約定不明確怎么辦
2021-01-07銀行業監督管理的職責
2021-01-31抵押擔保合同
2021-02-18未辦理結婚手續的財產問題
2021-03-05公司拖欠半年的工資可以補償嗎
2021-03-01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1-02-27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申請人身保險理賠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0-11-27交通肇事賠償保險公司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0青海殘保金如何計算
2021-02-15一般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1-25為什么要為車輛買保險?
2021-02-25未經批準的劃撥土地轉讓有效嗎
2020-12-09土地流轉發生糾紛有哪些解決渠道
2020-12-25房屋拆遷安置權可以轉讓嗎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