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拆遷協議騙取安置房差價的。沈某在辦理本市某地塊17號部分被拆遷居民的搬遷工作時,了解到不在其工作范圍內的馮家急需安置房,即他利用搬遷工作人員的身份與馮某聯系,以幫助解決安置房問題,騙取馮家的信任。此后,沈某謊稱,動遷組同意將馮某家某路879弄24號和28號的4套住房作為安置房分配,但馮某必須支付安置房差價2.5萬元。2004年1月13日,沈某與馮某簽訂了所謂的“補充協議”,當場向馮某及其兄弟收取2.5萬元。此外,沈某還用同樣的方法騙取楊某2.8萬元和劉某3萬元。第二,行為人構成何種犯罪?本文認為,詐騙罪應當確定。合同詐騙罪一般發生在經濟流通領域,但本案發生在不屬于經濟流通領域的市政拆遷領域。而合同詐騙罪的主要客體是國家的合同管理制度,本案的主要客體是公民的合法財產所有權,故應以詐騙罪定罪處罰。
(1)被告人沈某沒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犯的不是其單位的財產所有權。其行為不構成職務侵占罪。職務侵占罪是指公司、企業工作人員非法占有其單位大量財產的行為。其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指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負責、管理或者處理本單位的財產。在本案中,沈某是一家公司聘用的拆遷工作人員,負責與被拆遷居民協商拆遷事宜,但無權決定房屋的安置、分配或差價補償。所有實質性的決定都由領導層研究和作出,然后通知具體機構。因此,他既不是公司的董事、管理人員,也不是公司的經辦人員。而且,被告人沈某騙取的錢不是公司的財產,而是在公司領導不知情的情況下,虛構事實騙取的被動搬遷款。此時,物業不屬于單位物業。綜上所述,被告人沈某的行為不構成侵占罪。1997年刑法修正案前,無論是在立法上還是在司法實踐中,利用合同詐騙巨額財產的行為都以詐騙罪定罪處罰。1997年《刑法》在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一章的破壞市場秩序罪一節中,將合同詐騙罪作為一個獨立的罪名予以規定。它作為一種從原有詐騙罪中分離出來的新型犯罪,與詐騙罪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兩罪侵害的客體具有公私財產所有權;主觀方面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客觀方面采取捏造事實或者隱瞞事實的方法。兩罪的主要區別在于主體、客體和行為方式。從侵權客體來看,合同詐騙的客體是復雜的,即合同詐騙不僅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而且侵犯了公私財產所有權。在合同簽訂和履行過程中,行為人采取捏造事實或者隱瞞事實的方法騙取對方財物,直接破壞了國家對合同的管理體制,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侵犯了公私財產所有權。其中,主要目的是破壞國家的合同管理體制,擾亂市場經濟秩序。詐騙罪歸入侵犯財產罪一章。本罪的客體是公私財產所有權,具有單一性。從犯罪主體來看,合同詐騙罪的主體可以由自然人和單位構成,而詐騙罪的主體只能由自然人構成。在合同詐騙罪中,行為人利用對方對合同的信任使對方履行合同,進而實際取得對方的財產,但不履行相應的合同義務。
綜上所述,騙取拆遷協議安置房差價的行為屬于欺詐行為。相信您在閱讀了以上介紹后,對利用拆遷協議騙取安置房差價的后果有了一定的法律認識。如果您對此有任何法律問題,請咨詢律師網,他會給你一個專業的答案。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賠償糾紛
2020-11-24老人沒駕照上路怎么處理
2021-02-28一般保證中保證期間有什么效力
2020-11-07無證駕駛跑了會有什么處罰
2020-12-22交通事故協議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28近親可以領到結婚證嗎
2020-12-08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個人賬戶存公款犯法嗎
2020-12-10房產證抵押貸款夫妻一方簽字能貸出來嗎
2021-01-20勞務合同安全免責是否有效
2020-12-22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是什么
2021-02-25違反治安管理立案能撤銷嗎
2020-11-11政府非法拆遷怎么處罰
2020-12-18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訂立勞動合同時薪水約定不明確如何處理
2021-02-10離婚了簽署的借條有效嗎
2020-12-14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3-26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