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董先生是一家保險公司的推銷員。他與該公司簽訂了一年的勞動合同。合同規定,董每季度必須完成一定數量的銷售任務,他的個人收入主要是銷售傭金。雖然董對保險推廣工作充滿了熱情和心血,但一季度幾乎沒有簽訂保單,遠未完成公司的銷售指標。該公司的銷售總監提醒董,如果他在第二季度仍然無法完成任務,他將面臨解雇的可能性。為了保住工作,董更加努力地工作,甚至動員了所有的親友。第二季度的銷售業績高于第一季度,但仍遠低于公司的限額,于是他擔心起來:公司銷售總監口頭告知他,鑒于他連續六個月無法完成公司的任務,公司認為他沒有能力勝任保險銷售,于是決定終止他的勞動合同,要求他在3天內完成辭職手續。董提出了各種要求,希望公司再給他一次機會。在被拒絕后,董提議他的勞動合同期限為1年。公司提前終止勞動合同,并支付經濟補償。然而,公司銷售總監以董不稱職為由拒絕了董的經濟補償要求,并提前得到提醒,導致雙方發生糾紛。案例二:楊畢業后申請在一家公共機構工作,并與她簽訂了3年的勞動合同,其中約定試用期為3個月。為防止員工隨意跳槽,在合同中,單位還專門與楊等新員工約定了違約賠償金,即員工提前辭職的,每年提前支付1萬元違約金;支付各類教育培訓費用;賠償給機組生產經營造成的經濟損失。三個月試用期滿后,楊覺得這個機構的條件不太理想,沒有大的發展前景。與此同時,另一家化學研究機構表示愿意接受她。想了想,楊向單位提出辭呈。該單位同意楊女士辭職,但要求她支付2.7萬元違約金、1萬元在職培訓費,并賠償5萬元給該單位生產造成的經濟損失。楊認為單位的要求不合理。她認為自己在試用期結束時辭職,不應支付違約金。該單位的在職培訓只是一個簡單的工作指導,沒有成本。然而,她剛剛加入工作,并不是一個商業骨干。她的離開不會對機組的生產造成任何損失。因此,她拒絕賠償公司上述費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棚改,土地和房屋怎么補償合理
2020-12-13行政強制執行能分階段履行嗎
2021-03-23補償安置協議可以行政訴訟嗎
2020-12-17如何解除反擔保
2021-01-11破產和解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1附身份關系的贈與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18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1-01-07如何證明個人財產與債務無關
2021-01-16存單質押孳息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1-02-18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辭職以后怎么辦理居住證
2021-03-18拾得遺失物應當妥善保管,重大過失致其損壞要賠償嗎
2021-03-20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優點
2020-12-07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公眾責任險評估的主要內容
2020-12-24關于保險受益人的順序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