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和辭職的區別
申請辭職和自動辭職對工人的個人權益有影響。申請辭職是指職工依法按程序從原單位辭職,國家法律法規保護申請辭職職工的權益。自動辭職違反了《勞動合同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國家法律的懲罰。這反映在,如果自愿離職的工人將來受雇于其他單位,其服務年限將從重新就業之日起計算,其在原單位的服務年限將不再計算。服務年限可能會影響新單位工人的工資、福利、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待遇。因此,當工人決定辭職時,最好的方法是首先直接向主管提交辭職書,誠實地解釋辭職的原因,然后與主管討論如何合理地轉移工作。在辭職過程中,雙方應盡量做到合理、合理、合法
近日,廣東省梅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最終宣判了勞動合同糾紛一案。原告于2005年8月向曉紅職業健康學校(以下簡稱曉紅職業健康學校)提出辭職,并于三個月內駁回曉紅職業健康學校(以下簡稱曉紅職業健康學校)的其他要求。她申請辭職,但被視為自動辭職。近日,廣東省梅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勞動合同糾紛作出終審判決。被告廣東***衛生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衛生職業學校)被責令在三個月內為原告曉紅辦理辭職手續,駁回曉紅的其他主張。2005年8月,初級衛生教育專職教師的工資僅為1300元,但雙方沒有簽訂正式合同。2007年8月27日,想到珠江三角洲發展的肖紅向*偉職業學校提交了書面辭職報告。同年9月7日,*衛生職業學校向曉紅發出辭職申請表,并要求她填寫。小紅填好后,她把它交給了*衛生職業學校,收拾好行李離開了學校。學校支付肖紅的工資至2007年9月
同年12月4日,學校為肖紅辦理了注銷護士證的登記手續,肖紅出具了擔保書。小紅以為所有手續都辦完了,所以她只需要學校的正式通知。然而,2008年4月,她接到了學校的電話。學校要求她在4月30日前返回工作崗位。如果她逾期,她將被視為自動辭職;如果你需要辭職,你必須退還學校額外支付的9815元工資。4月30日,學校再次通過郵件向曉紅發出通知。小紅接到通知未按規定返校*同年5月26日,衛生職業學校就小紅自動離職向上級主管部門征求意見
6月12日,主管部門批準小紅自動離職。2008年7月1日,曉紅收到學校轉發的上述回復后,立即向相關單位提出上訴,建議向當地人事部門申請人事爭議仲裁。8月18日,曉紅向興寧市人事局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人事爭議仲裁。同年11月30日,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衛生職業學校主管部門將自動離開申請人;拒絕申請人的其他要求。隨后,曉紅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撤銷興寧市人事局的裁決,責令有關主管部門撤銷其自動辭職的文件,責令興寧*衛生職業學校辦理其辭職及所有相關手續,結算相關工資、獎金和福利,并責令被告共同賠償有關損失。法庭在聽證會后做出了判決。肖紅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二審法院審理后認為,從相關事實可以看出,曉紅已按規定履行了單方辭職申請的相關程序義務。根據相關規定,*衛生職業學校應在2007年11月27日前為肖紅辦理辭職手續。*衛生職業學校在蕭紅填寫的《辭職申請表》中沒有做出相應的評論,也沒有對蕭紅的辭職申請做出任何回復,蕭紅的離職申請符合重新辦理辭職手續,*衛生職業學校有義務為她辦理辭職手續*在小紅提交辭職申請并離開學校七個多月后,衛生職業學校書面通知她回去工作,并提出如果她需要辭職,她應退還學校多付的約9815元工資作為條件,限期辦理手續,逾期視為自動辭職*衛生職業學校的行為不符合上述《辭職暫行規定》的精神,因此*衛生職業學校不當處理肖紅為自動辭職。曉紅要求*衛生職業學校為她辦理辭職手續,這是完全有根據的,應該得到支持。肖紅就有關主管部門撤銷決定及獎金、福利等問題作出上述終審判決,涉及單位內部管理范圍和獨立管理權,未經法院處理。在本案中,原告申請辭職,但被告被視為自動辭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規范的保密條款需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4墊付保證金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1-30監察機關是否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2020-11-26買房網簽后又被抵押,抵押是否有效
2021-02-05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民事賠償標準
2021-02-19給繼子買房后可不可以要回來
2020-12-17工亡賠償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2-19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土地糾紛案有年限嗎
2020-11-17被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1-01-29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圍怎樣確定
2021-03-12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免責條款未說明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履行主體是什么
2020-12-26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可以理賠多少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