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責任如何劃分?根據《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經調查,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行為在交通事故發生中的作用和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具體情況如下:
一、交通事故責任如何劃分
根據《交通事故處理程序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經調查,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在交通事故發生中的作用和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一)因一方過錯造成交通事故的,應當承擔全部責任;當事人逃逸,造成現場變更、證據丟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無法核實交通事故事實的,由逃逸的一方承擔全部責任;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二)因雙方或者雙方以上的過錯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影響和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三)造成交通事故的各方無過錯,屬于交通事故的,各方不承擔責任;一方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另一方不承擔責任。(4) 對交通事故不負責任。
道路交通人身傷亡、財產損失事故,公安機關不能確定責任。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如果公安機關經調查不能確定任何一方的違法行為,將不追究任何一方的交通事故責任。必須嚴格限制交通事故責任不認定的適用。首先,對于應當適用扣除責任的情形,不適用交通事故不認定責任。其次,事故發生后,公安機關要千方百計收集證據,查明事故原因,確認當事人的違法行為。只有當確實無法確認任何一方的違法行為時,方可不承認該方的交通事故責任。(5) 交通事故責任推定。
交通事故責任推定,是指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公安機關不報案或者不及時報案的行為。在無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的情況下,推定申請人應當承擔何種交通事故責任。
責任推定的前提不是基于當事人在事故發生前的違法行為,而是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定的當事人在事故發生后的行為和情況,即逃逸行為、故意破壞現場,偽造現場、毀滅證據,有條件報告而不報告或者不及時報告的。但是,當事人有上述行為的,不承擔交通事故責任。當事人有上述行為的,交通事故責任仍可認定,也應當認定。只有當公安機關因上述行為不能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才能適用交通事故責任推定。
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意損毀、偽造現場或者毀滅證據,致使交通事故責任不能確定的,推定其負全部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報告或者不及時報告,致使交通事故責任不能確定的,推定負全部責任。當事人不報案或者在具備報案條件的情況下不及時報案,致使交通事故責任不能確定的,推定承擔同等責任。但是,發生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交通事故,應當推定機動車一方承擔主要責任,非機動車、行人承擔次要責任。(6) 責任模糊。
無論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還是交通事故責任推定,公安機關都具體確認當事人的事故責任。但在處理交通事故的實踐中,仍存在當事人的部分違法行為能有充分證據證明,部分違法行為因證據不足無法確認的情況。當事人的部分違法行為因缺乏證據而不能確認的,不能簡單地否認違法行為的存在。因為違法行為的存在可能改變當事人的事故責任,所以否認違法行為的存在會引發糾紛。因此,在上述情形下,不應具體認定當事人的交通事故責任,而應“模糊”認定當事人的交通事故責任。
所謂“模糊責任”是指當事人對交通事故負有“責任”。這一概念從邏輯上源于“當事人有違法行為的,違法行為與交通事故有因果關系,應當承擔交通事故責任”的規定。當公安機關根據掌握的證據判斷當事人存在某些違法行為并與事故有因果關系,缺乏足夠證據證實某些違法行為時,可以向當事人作出“交通事故責任人”的認定。這樣,當事人承擔責任的具體數額就“模糊”了,而當事人應當承擔交通事故責任的定性規定就很明確了。
2。交通事故責任劃分的標準是什么。今后,這樣的情況不會再發生,《寧波市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規則》將從元旦起正式實施。
規則明確,機動車之間、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之間、非機動車之間的交通事故,應當根據交通過錯行為的危險性和避險的可能性確定事故責任;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之間的交通事故行人、非機動車與行人之間的交通事故責任,應當按照人車兼顧、確保行人安全的原則確定。
其中,車過人原則是基于對行人動力學的重視程度和交通事故中避讓措施的作用。以往,在實踐中,交警在確定交通事故當事人責任時,只能通過對案件的分析,判斷當事人行為在交通事故發生中的作用和過錯的嚴重程度。這種分析判斷,由于沒有統一的評價標準,往往對于同一宗交通事故,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寧波市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規則》對交通事故的認定提供了明確的標準。
以上是道路交通事故責任劃分標準,如果您對道路交通事故責任劃分標準還有一些疑問,或者遇到比較復雜、難以理解的情況,可以到律霸網上找律師咨詢,謝謝閱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的危害有哪些
2020-12-182020年上海專利申請詳細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26債務清償后抵押失效嗎
2021-02-27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有幾種法定情形?
2021-01-19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11生活不困難也能索要贍養費嗎
2020-11-28離婚雙方都簽字了是否立刻有效
2021-01-15法律是如何規定虐待的
2020-11-21能夠引發合同之債的有哪些情形
2020-12-17財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05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需要哪些材料申請已登記的地役權
2020-11-15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實習期應該有工資嗎
2020-12-27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什么叫做保費墊付
2021-01-21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