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醫療事故后,采用和解的方式解決糾紛也是一種處理辦法。但是,很多醫療事故的和解情形也會導致很多麻煩。由于和解的雙方不了解和解時具體的注意事項的內容。下面律霸小編為您介紹相關內容。
一、在協商過程中最好要求患方有懂醫的人員參與
雙方自行和解成功之后,一方反悔再次起訴,往往導致糾紛久拖不決,不利于民事爭議的處理。其中患方提起訴訟的最常見理由就是雙方和解中,患方對有關內容存在重大誤解,協議內容顯失公平,因而要求對協議撤銷或者變更協議內容。為了避免這種結果出現,在協商中,最好要求患方有懂醫的人員參與,如果患方有懂法的人員參與更好。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調解協議的效力。
二、調解協議附加條款——排除一方當事人再次主張協議,否則協議無效
在實踐工作中,經常遇到調解協議生效后,患方拿到醫方的“補償”后,再次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在訴訟中,他們常常主張,患方此前給予的“經濟補償”,與事故爭議無關,調解協議屬于醫療機構自愿贈與,不能計算在法院的判決額內。
對此,如果調解協議中有排除訴訟的約定,即使法院認定雙方當事人的調解協議是醫療機構的自愿贈與,也應屬于附條件的贈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90條的規定,附條件的贈與,如果接受贈與的一方不能滿足贈與方提出的條件和要求,贈與行為可以撤銷。這樣可以為醫療機構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三、注意區分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前的調解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后的調解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47條規定,醫患雙方制作的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并由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協議書基本上無法載明這些事項,尤其是“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等級”兩項內容。因為按照條例規定,只有醫學會才是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合法組織,其他任何個人和組織均無權鑒定或者認定醫療事故。
如果醫患雙方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糾紛,在沒有提交醫學會進行鑒定之前,顯然無法確定是否屬于醫療事故,此時雙方協商解決,無法在協議書上載明事故的原因和事故等級,否則就只能理解成當事人協商解決醫療糾紛必須在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之后進行,這樣理解,既不符合法律規定,也不利于糾紛便捷處理。因此,作者理解,這項規定只能適用于已經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案件。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介紹的和解解決醫療事故應注意的內容。希望對您以后采用和解的方式解決醫療事故是有一定幫助作用的。醫療事故的解決方式除了和解還有訴訟等方式。你需要了解醫療事故的賠償標準等內容的可以訪問律霸網站的在線專業律師。
醫療事故鑒定機構有哪些?
在哪能做醫療事故鑒定?
醫療事故鑒定的程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以下情況離婚,會被判凈身出戶!
2021-01-24行政非訴執行案件如何審查
2021-01-27驗資報告費用要給多少
2021-02-17關于企業股份制改造
2020-11-17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報道稱妻子舉報前夫是否侵害妻子名譽權
2021-01-13侵權責任糾紛能否申請支付令
2020-11-27稅務機關可以公告送達稅務文書的情形
2021-01-02江蘇對54家機構停止委托司法鑒定,超期怎么辦
2021-02-13執行排除妨害糾紛有哪些難點
2021-01-13交通調解協議書能否反悔
2020-12-22擔保合同的管轄異議怎么寫
2021-01-25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發生哪些事故時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
2021-01-05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人身保險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3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新《保險法》的溯及力問題
2021-01-12旅行保險怎么買
2020-12-21買了新車怎么上保險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