誹謗的初衷是“言不由衷”。一般來說,誹謗只指一般的誹謗,即侵害自然人和一般法人名譽的誹謗。從廣義上講,誹謗應包括一般誹謗和商業誹謗,商業誹謗是本文專門研究的商業主體的誹謗行為。如何界定商業誹謗,眾說紛紜。一是商業誹謗,是指以不正當手段捏造和傳播虛假事實或者虛假信息。惡意誹謗、誹謗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貶低其法人資格,削弱其市場競爭力,為自己謀取競爭優勢等不正當利益[1]。第二,誹謗他人的不動產、動產、無形財產或者服務,造成他人經濟損失的,是商業誹謗,商業誹謗分為兩種:一種是經營者公開貶低他人產品或者服務價值,影響他人交易,給他人造成損害,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侵權行為;一種是誹謗他人動產的侵權行為,不動產或者無形財產,造成財產利益損失,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3]。
我們認為,以上三種對商業誹謗概念的界定既有其合理性,也有其不完善之處。第一種是將商業誹謗視為不正當競爭行為,僅將商業誹謗的主體限定為經營者,不夠全面。第二個命題過于抽象,無法指導實際操作。第三項權利要求僅界定了商業誹謗的類型,沒有論述商業誹謗的性質和特征。我們認為,商業誹謗是指捏造、披露虛假事實或者虛假信息,貶低、誹謗特定商業主體的商譽、商品或者服務,侵犯商業利益。作為商業侵權行為的一種,商業誹謗具有以下法律特征:第一,商業誹謗的主體是一般主體。有人認為,商業誹謗的主體必須是經營者,即商業主體,以及其他不從事商業活動的社會組織或個人。誹謗、控告經營者的商業信譽、服務信譽、商品信譽的,即使構成對經營者的誹謗,也不能以商業誹謗論處,但僅構成一般民事侵權或犯罪的原因是經營者以外的組織或個人不具備商業競爭的特征。這種理解是有偏見的。事實上,商業誹謗的侵權人是一般主體,不僅限于與被侵權人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其他主體如社會組織、消費者和媒體也可以構成商業誹謗。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辯護權有哪些種類,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06土地征收后超過兩年未使用的如何處理
2021-01-26著作權補正多長時間內有效
2021-02-28現金支票日期填寫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8債權人申請破產流程
2021-02-13居間人的法律責任
2021-03-03妻子不履行救助義務致夫死亡構成何罪
2020-11-26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該怎么辦過程是怎么做的?
2021-02-16把房產證抵押需拿出房產證嗎
2021-02-04什么是房屋中介,房屋中介費應該給多少
2021-01-18單位不出具書面辭退證明,勞動者如何維權
2020-11-22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什么是再保險公司
2020-12-10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車上人員險何時不賠償
2021-01-09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責任無法認定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3-12保險理賠誤工需要打工資流水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