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兩篇文章對防治家庭暴力的法理原則理解有誤,導致在規范的討論上出現了偏差。
首先第一個問題:警察應當在何種情況下介入家庭暴力?
《婚姻法》第43條規定“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予以勸阻;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這里兩個分句之間,并不是因果關系,也就是說,即便受害人不請求,警察也應當制止。至于《治安管理處罰法》和《刑法》的規定,是指對施暴者進行處罰,需以受害者要求為前提,但是,警察對家庭暴力的介入,包括接案、出警、調查、筆錄、處置、歸檔等多個環節,都不以受害者要求為前提。
對于警察介入家庭暴力的義務,目前國家法律還沒有專門規定,但家庭暴力是人身傷害事件,即使未造成重傷害或死亡,仍符合《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應屬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公安機關的介入原則應該和一般的治安案件無異。遼寧省就規定:“對于家庭暴力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予以勸阻、制止或者向有關部門報案、控告和舉報。有關部門和組織在其職責范圍內應當依法處理,不得以‘家庭糾紛’為由不予處理或者進行推諉。”今年1月,公安部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也明確表示,“家庭暴力毫無疑問是公安機關應該關心和介入的。”
第二個問題是:警察為什么應該干預家庭暴力?
應該特別明確,防治家庭暴力的目的不是為了維護家庭和諧,而是為了保障所有社會成員的平等人權,無論這個社會成員是不是某個人的老婆或孩子,國家對人權保障的責任沒有理由因其社會成員的家庭角色而減弱。
第三個問題是:警察介入家庭暴力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很容易受到“勸和不勸離”的傳統思維的影響。有人說,英國和加拿大等國從上世紀90年代初提出的“暴力零忍耐”原則不適合中國國情。其實,暴力零忍耐原則并非打一巴掌就一定要離婚,在區分刑事案和治安案的中國,也不可能將所有施暴者都抓進監獄,但若只求息事寧人,不分是非,不給予施暴者足夠的懲罰和警誡,警察就失去了介入的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情況成立累犯
2020-12-18發生交通事故后搶救費誰墊付
2021-02-15男方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6最高法立案必須要身份證號碼嗎
2021-01-09預付款和應付款的區別
2021-02-05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3-25超市購物車小孩摔死,應當由誰負責
2020-12-052020年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2-03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夫妻離異后房產出售要交哪些稅
2020-12-03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用理賠
2021-01-272020遼寧企業三險比例
2020-12-11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
2020-12-24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買了不計免賠為什么不能全賠
2021-03-24保險合同觀察期是否屬于格式條款
2020-11-29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