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共同犯罪是指兩人以上共同實施的故意犯罪。兩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作為共同犯罪處理;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按照其所犯罪行分別處罰。但是,現行刑法對共同犯罪的相關規定已經不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的現實需要。因此,有必要對共同過失犯罪進行理論研究,修改、補充和完善現行共同犯罪的相關法律規定。首先,目前我國對共同過失犯罪的主流觀點是,從刑法規定的角度來看,我國學者對共同過失犯罪大多持否定態度。他們認為“法律規定共同犯罪的原因是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故意的范圍內利用他人的行為共同犯罪,因此,如果從犯罪構成的意義上評價共同過失犯的心理狀態,不從一般社會概念出發,我們不能認為過失犯具有共同犯罪的含義(注:見陳良良:《論共同犯罪》,中國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436-437頁)。)雖然有學者承認共同過失犯罪的客觀存在,但他們認為“共同過失犯罪是一種客觀的犯罪形態,是不可否認的、不可避免的”。但筆者同時認為,“共同過失犯罪行為人之間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意志聯系,不存在實際的分工協作關系。只是由于某種巧合,幾個人的過失行為共同造成了對社會的危害結果。根據共同犯罪的主體與客體相一致的原則,共同過失犯罪不能也不必被視為共同犯罪?!保ㄗⅲ阂娊獋ィ骸斗缸镄螒B通論》,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220-221、221-222頁)。)一些學者從立法和司法實踐的實際需要出發,對共同過失犯罪持積極態度。例如,筆者認為“在司法實踐中,由兩人以上的過失行為構成共同犯罪的情況并不鮮見,司法人員必然要根據每個行為人的過失行為對危害結果的影響來解決其刑事責任問題,由此可見,共同過失犯罪是一種客觀的社會現象,不承認是不切實際的,也是不明智的。事實上,共同過失犯罪的概念已經在我國刑法中得到承認,這一規則就是一種證明。然而,我國刑法并沒有將共同過失犯作為傳統的共同犯罪(即共同故意犯罪)來對待。(注:*郭云:《論過失犯罪》,*出版社,194年,第2版,1996年)。)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雖然在立法上否認共同過失犯罪,但在司法實踐中卻持不同態度。如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2000年11月10日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第二款明確規定,交通肇事案件有共犯犯罪。日本的審判實踐也對共同過失犯罪予以了明確的肯定。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復核和復議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1中秋節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21-02-05訂婚當天互換禮物屬于彩禮嗎
2020-11-13關于消費者權益的20個法律知識
2020-12-28勞動仲裁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6商鋪使用權有哪些作用
2021-01-28經濟賠償金有上限嗎
2020-11-22技術合同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1-12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房屋產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什么是保險近因原則
2021-02-25人身意外保險遺囑如何變更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13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觸發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會怎么樣
2020-12-25車禍后保險金怎么申請
2020-11-09如何進行保險理賠保險公司可以免責的情形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