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出臺一系列房屋政策,外籍人口將很難買到房,但有些人已經找到了“破解”之法,就是通過假結婚買房,通過房產中介“做局”,非京籍人士與原配離婚,與陌生京籍人士結婚,購房,閃電離婚,與原配復婚。但是大家了解這里面的風險和后果嗎?接下來,律霸小編為大家解惑。
一、假結婚買房的風險
1、“假結婚”具有真結婚的法律效力。婚姻締結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已辦理婚姻登記手續,已具備真結婚的法律效力;
2、利用“假結婚”買房風險很大。
①離婚風險。我國《婚姻法》明確規定婚姻自由,如果結婚購房后,對方拒絕離婚,則實際購房人可能還要通過司法訴訟等方式才能達到目的
②財產風險。購房行為發生在婚后,雙方對婚內財產無特別約定的情況下,理論上應屬于夫妻共同財產,若離婚時對方提出分割財產的要求,則實際購房人的利益有可能蒙受巨大的損失。此外,如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產生外債,另一方也可能面臨償還責任。
③人身安全。許多不法分子利用結婚實施不法行為,如“婚內強奸”等。
二、1、婚后購房,一方父母出資,房子在自己子女名下
婚后購房,一方父母出資的,房子在自己子女名下,如果是全部房款或者是全部首付款,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的規定,婚后一方父母出資購買不動產,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的,視為對自己子女一方個人的贈與,屬于子女的個人財產。共同還貸的部分,核算后給對方一半的補償。如果是部分首付款,那么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的規定,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2、婚后購房,一方父母出資,房子登記在對方或雙方名下
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2條的規定,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本案中,李女士的父母在女兒女婿登記結婚之后購買涉案房屋,其出資意圖在于保障女兒女婿的家庭穩定,是對吳先生和李女士雙方的贈與行為,應作為夫妻共同財產處理。婚后購房,一方父母出資的,房子登記在對方或雙方名下的,視為父母對雙方的贈與,房產屬于夫妻共同共有。
3、雙方父母出資,房子在出資方子女一方名下
婚后購房,雙方父母出資,房子在出資方子女一人名下的,如果父母共同支付了首付款,由子女還貸,一般是按照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的規定,認定為共同共有。如果父母出全資的,一般適用婚姻法司法解釋(三),認定為按份共有。如果雙方父母與子女婚后財產共同出資構成首付款,父母出資視為對對方的贈與,一般適用婚姻法司法解釋(二),認定房子為夫妻共同共有。
4,婚后購房,雙方父母出資,房子在子女雙方名下
婚后購房,雙方父母出自,房子在子女雙方名下的,一般即使出資額不等,也是平分。
5、婚后一方用個人財產出資購買房屋
婚后購房,一方用婚前個人財產出資的,如果房子在自己名下,如果支付的是全部首付款,先按份處理后再按共同共有處理;如果支付的是全部房款,按個人財產處理。如果房子在雙方或對方名下,那個人財產出資行為視為對對方的贈與,整個房子按共同財產處理。
6、婚后購房,雙方共同借了全部或部分購房款
婚后雙方共同借款部分購房款,屬于共同債務,共同購買的房屋屬于共有房產。婚后購房,雙方借了全部或部分購房款的,房子屬于共同財產,債務屬于共同債務。
7、婚后一方借了全部購房款或者全部首付款
婚后購房,一方借了全部購房款的或者全部首付款的,如果一方私自借款,雙方認可并共同還款的,那么房屋就是共同房產,當然債務也是共同債務。如果一方私自借款,房子在借款方名下,有借款方父母還借款的,如果沒有其他因素,那就是個人財產了。
? 買房在當前階段的中國已然成了社會問題,但是請大家在買房時保持理性,按照法律程序和國家規定,在了解相關知識后再做決定也不遲,不要因為假結婚買房或假離婚買房而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紹興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前財產房子的界定相關法規是怎樣的?
2020-12-26訴訟離婚的法律程序有哪些
2020-11-202020年協議離婚的具體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6標準離婚協議書格式怎么寫
2021-01-21離婚協議書離婚程序
2021-02-26離婚程序需要哪些相關資料?
2021-02-07起訴離婚需要什么材料
2021-01-30離婚協議書范本2020
2021-03-11離婚案件管轄法院怎么確定
2020-12-15近幾年的中國離婚率是多少?
2021-01-09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0-11-11訴訟離婚開庭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未成年子女撫養費標準
2021-01-18起訴生父索要撫養費法院駁回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1-02-08寶寶出生證明有什么用?
2021-02-05監護權變更的法律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5離婚后孩子撫養權糾紛如何解決
2021-01-18新婚姻法孩子撫養權怎樣判
2021-01-22在重慶未婚生子怎么上戶口
2021-01-02關于子女撫養權的司法解釋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