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解釋]
◎ 辯護 biànhù
(1) [come out in defense of;defend;justify]
(2) 站在某一方,提出理由或事實為其辯解
他作冗長的演說為自己的意見辯護
(3) 在法庭上否定原告申訴的正確性
出庭辯護
biàn hù
①為了保護別人或自己,提出理由、事實來說明某種見解或行為是正確合理的,或是錯誤的程度不如別人所說的嚴重:不要替錯誤行為~ㄧ我們要為真理~。
②法院審判案件時
被告人為自己申辯或辯護人為被告人申辯:~人 ㄧ~律師
[詳細解釋]
釋義:(1).謂能治事管理。
【出處】:《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頌聲作矣” 漢 何* 注:“一里八十戶……選其耆老有高德者,名曰父老;其有辯護伉健者為里正?!币徽f,辯,當作“辨”。 清 阮元 ??庇洠骸鞍崔q常作辨。辨即今人所用之辦事。辨護,謂能干辦護衞也?!?br/>
釋義:(2).為維護自己或別人的利益而辯解。
【出處】:魯-迅 《華蓋集·忽然想到(四)》:“古人做過的事,無論什么,今人也都會做出來。而辯護古人,也就是辯護自己。”
【示例】:冰-心 《我們太太的客廳》:“我們的太太在客人前極口替她揄揚,辯護,說她自然,豪爽,她自有她真正的美!” 巴* 《春天里的秋天》十五:“反正她活著有嘴替自己辯護,我卻不能夠從墳里爬出來說話?!?br/>
釋義:(3).法律用語。法院審理案件時,被告人和辯護人根據事實和法律對控告的事實所作的申辯和解釋。參見“ 辯護人 ”。
法律·辯護
defence
一: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根據事實和法律,證明被告人無罪、罪輕或減輕、免除刑事責任的訴訟活動。它是被告人的一種訴訟權利。
在中國,被告人辯護權從偵查開始的訴訟全過程都可行使,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剝奪。在法庭審理階段 ,被告人不僅有權自行辯護 、申請調取證據、作最后陳述、對裁判提出
上訴或申訴,還可以委托辯護人進行辯護。除委托辯護外,公訴人出庭的案件,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 ,人民法院可以為他指定辯護人 。被告人是聾、啞或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為他指定辯護人。被告人如認為辯護人不能維護其合法權益,可拒絕辯護人繼續辯護,也可另外委托辯護人。
辯護人一般由律師、人民團體或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或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公民和被告人的近親屬 、 監護人擔任。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在被剝奪政治權利期間,不能擔任辯護人,除非是被告人的近親屬、監護人;人民法院、
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人民陪審員,除非是被告人的近親屬或監護人,一般也不宜擔任辯護人;本案的證人、鑒定人,不能同時擔任本案被告人的辯護人。辯護人只有在審判階段才能為被告人辯護 。辯護人的責任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證明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辯護律師可以查閱本案材料,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人會見和通信。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許可,也可以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人會見和通信 。辯護人必須忠實于事實真相和法律 ,不得弄虛作假,欺騙人民法院;還必須保守國家機密和個人隱私。
在西方國家,被告人在訴訟的任何階段都有權進行辯護;有權選定辯護人幫助自己辯護;有權陳述自己的意見;有權保持沉默或拒絕供述;有權申請調取證據;有權對判決提出上訴或申訴等。辯護人一般由律師擔任 。英 、美等國規定,律師在被告人被捕后就可提供辯護,預審時,可以出庭并對證人詢問。
辯護是指
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為反駁控訴,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證據和理由,說明被告無罪、罪輕或應當減輕、免除處罰的訴訟活動。辯護基于法定的辯護權而產生,是針對控訴而提出并同控訴相對立的——種基本的訴訟職能。沒有控訴就沒有辯護,只有當被告人被控告之后,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才能進行辯護。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被告人從開始參加刑事訴訟起,就有權提出有利于自己的材料和意見,反駁對他的控訴,為自己進行辯護‘被告人除了可以自行進行辯護外,還可以委托律師和其他辯護人為自己辯護。在法律有明確規定的案件中,如果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應當為他指定辯護人,并應當認真聽取和研究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在依法辯護時所提出的材料和意見。
二:根據我國《
刑事訴訟法》第32條、第34條規定,我國辯護的種類主要有:
自行辯護
自行辯護是指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針對指控進行反駁、申辯和辯解的行為。這種辯護貫穿于整個刑事訴訟,無論是在偵查階段,還是在審判階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可以為自己辯護。
委托辯護
1.根據《刑事訴訟法》第33條的規定,自訴案件的被告人有權隨時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3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
2.公訴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自案件移送到人民檢察院
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托辯護人。(1)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
法律幫助。(2)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3)對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應當自人民檢察院的
刑事偵查部門將該案件移送審查起訴部門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
3.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1條規定,開庭前10天被告人未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辯護人。
指定辯護
我國的指定辯護只適用于審判階段,被指定的辯護人只能是律師。指定辯護包括:
1.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因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
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提供辯護。最高人民法院《解釋》對“可以指定”辯護人的情況作了具體規定,包括:(1)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經濟困難標準的;
(2)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庭經濟狀況無法查明的;
(3)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屬經多次勸說仍不愿為其承擔辯護費用的;
(4)
共同犯罪案件,其他被告人已委托辯護人的;
(5)具有外國國籍的;
(6)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7)人民法院認為起訴意見和移送的證據材料可能影響正確定罪量刑的。指定的辯護人,應當是依法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
2.被告人盲、聾、啞或者限制行為能力,或者在
開庭審理時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3.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為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辯護
三、辯護人介入刑事訴訟的時間
明確辯護人介入刑事訴訟的時間,使辯護人盡可能早地參與到刑事訴訟活動中來,對于有效地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刑事訴訟法第33條規定:公訴案件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自訴案件的被告人有權隨時委托辯護人。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3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由此可見,刑事訴訟法對自訴案件的被告人聘請辯護人無時間限制。對公訴案件被告人委托辯護人的時間,則作了“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的限制。在審判階段,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1條規定,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后,應當將人民檢察院的
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10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對于被告人未委托辯護人的,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辯護人,或在必要的時候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這就是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指定辯護律師介入刑事訴訟的具體時間。
此外,根據刑事訴訟法第96條規定,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
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并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請
取保候審。這里所謂的“第一次訊問”,應指
立案后對犯罪嫌疑人進行的第一次訊問。因為只有在立案后,犯罪嫌疑人身份才被確定,偵查機關對其進行的第一次訊問才是對犯罪嫌疑人依法進行的第一次訊問。為行使上述權利,受委托的律師有權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有權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了解案情。根據六機關《規定》,在偵查階段,犯罪嫌疑人聘請律師的,可以自己聘請,也可以由其親屬代為聘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提出聘請律師的,看守機關應當及時將其請求轉達辦理案件的有關偵查機關,偵查機關應當及時向其所委托的人,或者所在的
律師事務所轉達該項請求。犯罪嫌疑人有聘請律師的要求,但提不出具體對象的,偵查機關應當及時通知當地律師協會或者司法行政機關為其推薦律師。若案情或案件性質涉及國家秘密的,犯罪嫌疑人聘請律師需經偵查機關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