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財產一般分為動產和不動產,不動產顧名思義就是拿不走的產出,比如說房子之類的,而動產則如黃金、白銀之類的也算是動產。不動產和動產的取得都有一定的方式和程序,擁有其相應的財產的人一般來說都是不能違反其具體的法律規定的。今天,小編要為您介紹的就是有關動產的取得方式的具體內容。
一、動產
1、動產是指能夠移動而不損害其經濟用途和經濟價值的物。與不動產相對。一般指金錢、有價值的物品等。
二、動產的取得
1、善意取得
(1)概念
善意取得亦稱即時取得,是指原物由占有人轉讓給善意第三人時,善意第三人一般可取得原物的所有權,所有權人不得請求善意第三人返還原物。此處的善意第三人即不知占有人為非法轉讓而取得原物的第三人。
(2)構成要件
可以是動產和不動產。注意:動產必須是占有委托物——自愿(基于合同、共有關系而喪失占有)占有脫離物——遺失物、盜竊物(原則上不適用善意取得)所有權人(遺失人)有權選擇
①主觀標準,2年(除斥期間)內,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算,從第三人處可以索回自己的遺失物
②原則上是無償取回
③第人三自拍賣、有經營資格的出賣人處取得,所有人返還價金后取回
④直接要求物權處分人賠償——注意這里的訴訟實效問題(兩年)
⑤占有人、名義登記人實施無權處分行為
⑥第三人為善意
⑦第三人支付對價——受讓價格合理
⑧第三人取得動產占有或者變更不動產登記——已經交付或者登記
(3)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
①在原權利人與受讓人之間,原權利人喪失標的物所有權,而受讓人則基于善意取得制度而獲得標的物所有權。
②在讓與人與受讓人之間,讓與人與受讓人基于有償法律行為而發生債的法律關系,在受讓人獲得標的物所有權以后,應當承擔向讓與人支付價款的義務,而不能根據讓與人無權處分而拒絕支付價款。
③在原權利人與讓與人之間,由于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是所有權發生轉移,因此原權利人無權要求讓與人返還原物,只能要求無權處分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要求讓與人返還不當得利。
2、拾得遺失物
(1)遺失物的概念
遺失物是所有人遺忘于某處,不為任何人占有的物。遺失物只能是動產,不動產不存在遺失的問題。遺失物也不是無主財產,只不過是所有人喪失了對于物的占有。
(2)拾得遺失物的法律后果(遺失物的規則同樣適用于:失散的飼養動物、漂流物)
①拾得人的返還義務
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
②拾得人的通知或上交義務
3、發現埋藏物
(1)概念
埋藏物,是指包藏于他物之中,不容易從外部發現的物。埋藏物以動產為限,不動產從其體積、固定性等方面講,一般不會發生埋藏的問題。埋藏物一般都是埋藏于土地(稱為包藏物)之中,但也不全是如此。例如埋藏于房屋墻壁中的物,也是埋藏物。
(2)埋藏物類型、后果:
①所有人明確的埋藏物,這種物在發現以后,其所有權仍屬于原所有人。具體規則適用拾得遺失物的有關規定。
②所有人不明確的埋藏物,根據《民法通則》第79條第1款的規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
4、先占
(1)概念:先占是指最先占有無主財產。
(2)先占的要件
①須為動產
②須為無主的動產
所謂無主是指沒有所有人,而不是所有人不明。遺失物不是無主物,只是暫時與所有人脫離。無主物包括從來就沒有所有人的物和所有人拋棄之后而沒有所有人的物兩種。
③標的物須非法律禁止占有的物。
綜上所述,動產和不動產,其取得的方式都是要根據一定的程序和流程的,并且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來。在我們上述所講的動產的取得方式中,我們看到有善意取得,先占,發現埋藏物,拾得遺失物等。但是這樣取得的方式同樣都是不能違反法律的規定的。若您還想了解其他的法律知識,請咨詢律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去法院起訴離婚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2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分割案例
2021-02-12辦理協議離婚程序
2021-03-13出生證明公證怎么辦?
2021-03-23探視權可強制執行嗎?
2020-12-04怎樣變更監護權
2020-12-27子女撫養費協議范文
2021-02-08關于監護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21斷絕父子關系證明要求范本?
2020-12-15離婚孩子的撫養權問題如何規定的?
2020-12-29離婚小孩撫養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17房產加名的規定具體是怎樣的
2020-11-14婚前財產婚后加名要印花稅嗎?分哪些情況?
2020-11-18婚前財產協議有什么內容
2021-02-27怎么辦理離婚財產分割協議書公證?
2021-01-27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是怎樣的,具體包括哪些財產?
2021-01-12婚后共同財產的種類都包括哪些
2021-01-06離婚房產分割原則是什么
2020-12-19婚后財產如何分割
2021-01-18離婚賠償協議書范本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