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2001)一中行初字第86號
原告蘇玉英,女,59歲,漢族,無業(yè),住浙江省玉環(huán)縣楚門鎮(zhèn)城南路30號。
委托代理人馮澤周,浙江漢唐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金川,浙江漢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qū)薊門橋西土城路6號。
法定代表人王景川,局長。
委托代理人闞東威,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法律事務處干部。
委托代理人韓曉春,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法律事務處于部。
第三人張金六,男,33歲,漢族,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qū)付村鎮(zhèn)金華長弓清潔用品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戶籍所在地浙江省義烏市義亭鎮(zhèn)里后張村。
委托代理人唐迅,杭州市專利事務所專利代理人。
第三人王孝增(原告之夫),57 歲,漢族,住浙江省玉環(huán)縣楚門鎮(zhèn)城南路30號。
委托代理人張怡,云南派特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王連華(原告之子),35歲,漢族,住浙江省玉環(huán)縣楚門鎮(zhèn)城南路28號。
原告蘇玉英不服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作出的行政復議決定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追加被訴行政行為的利害關系人張金六、王孝增、王連華為本案第三人,并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蘇玉英的委托代理人馮澤周、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委托代理人闞東威、韓曉春、第三人張金六的委托代理人唐迅、第三人王孝增及其委托代理人張怡到庭參加了訴訟。第三人王連華書面表示同意原告起訴書中所述事實,并決定放棄陳述意見的權利;故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2001年2月7日,被告作出第 581號行政復議決定。該決定認為,專利權作為財產(chǎn)權,應當屬于遺產(chǎn)繼承的范圍。專利權共有人之一死亡并有繼承人時,其享有的專利共有權應當由其繼承人繼承。繼承人應當及時向該局辦理繼承公證手續(xù),沒有及時辦理的,雖然不因此喪失繼承權,但無權以專利共有人的身份處分專利權。本案專利權轉讓合同提交時,專利權共有人之一王連國已經(jīng)死亡,其哥哥王連華是法定第二順續(xù)繼承人。王連國的專利共有權作為遺產(chǎn)應首先由第一順序的繼承人進行繼承。王連國的妻子單敏敏、母親蘇玉英、父親王孝增是第一順序的繼承人。根據(jù)繼承法第二十五條的規(guī)定,在繼承開始后,沒有表示放棄繼承的;視為接受繼承。故其在審批專利權轉讓合同時,應當要求申報人對合同進行補正,即應當要求王連國的繼承人先行向其提交繼承公證,進行共有人著錄項目變更,然后再以變更后的共有人身份與王連華一起簽訂專利權轉讓合同。在向其公證作著錄項目變更前,王連華之父王孝增雖然已經(jīng)繼承了該專利共有權的一份,并在專利權轉讓合同上簽了字,但由于沒有進行變更登記,故亦不能以專利權人的身份對專利權進行轉讓處分。其未要求申報人進行上述補正,是工作中的疏漏或失當。但根據(jù)專利法第十條的規(guī)定,專利權轉讓合同經(jīng)登記和公告后即發(fā)生法律效力。根據(jù)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的規(guī)定,合同雙方當事人發(fā)生糾紛后,合同的無效或者撤銷應當由人民法院或者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仲裁機關進行裁決。因此,盡管其在審批該合同時工作有所疏漏,但該疏漏已經(jīng)不能通過補正或者更正程序來解決,撤銷登記行為就意味著宣告已經(jīng)生效的合同為無效,即合同登記這一具體行政行為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民事合同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后果。其在復議程序中只能依據(jù)行政復議法的規(guī)定確認其對合同的登記行為是否違法或失當,而無權撤銷已經(jīng)生效的合同。故原告要求其通過復議程序撤銷已經(jīng)生效合同的請求,不能滿足。綜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二十八條第三項的規(guī)定:一、確認其對該專利權轉讓合同的登記審查工作有所失當;二、駁回原告要求其撤銷變更行為的請求。
原告訴稱:1996年4月22日,其子王連華、王連國共同向被告提出名稱為“浴球” 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并于同年11月被授予專利權(專利號:96208572.3)。1998年3月,王連國病逝,合法繼承人為其妻牟敏敏、父王孝增,母蘇玉英(即原告)。2000年7月,王連華未經(jīng)王連國的繼承人同意,單方與張金六簽訂了專利權轉讓協(xié)議。后張金六向被告提交了著錄項目變更申報書,要求將專利的所有權人變更為張金六。被告于同年8月15日批準了該變更請求;并在第 16卷第 43號專利公報上進行了公告。對此,原告不服,向被告申請行政復議,要求撤銷上述著錄變更行為。被告于 2000年2月7日作出第581號行政復議決定。原告仍不服,認為被告批準專利權轉讓著錄項目變更申請,并予以登記公告的行為認定事實不清,依據(jù)不足;被告變更登記公告行為違反法定程序;行政復議決定適用法律錯誤,當事人對專利權轉讓合同性質(zhì)存在重大誤解,受讓方有欺詐嫌疑,故訴至法院,要求法院在確認被告對著錄項目變更申報審查行為違法的前提下,判決撤銷被告作出的第581號行政復議決定。
被告辯稱:其復議決定確認合同登記審查工作有所失當,但并未撤銷原登記行為是符合行政復議法規(guī)定的,不構成行政違法;宣告已經(jīng)生效的合同無效,應當由人民法院依民事程序進行,因為專利權轉讓存在民事程序與行政程序的交叉,法院在對合同作出有效或無效的判決時,也是對行政登記行為的維持或推翻。本案的實質(zhì)糾紛在于專利權轉讓的協(xié)議是否有效,但其無權對生效合同行使無效宣告權。綜上,要求法院判決維持581號行政復議決定,并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第三人張金六陳述:其向被告提出專利權人變更申請時,王連華是“浴球” 實用新型專利權的唯一合法專利權人,而沒有其他合法的共有專利權人,專利權轉讓合同上的簽字符合法律規(guī)定。至于王連國的合法繼承人在專利權轉讓時沒有成為合法的專利權共有人的問題,是繼承人沒有及時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以下簡稱《專利法》)的規(guī)定進行專利權繼承變更造成的,被告審查員沒有法定義務要求著錄項目變更申請人提交繼承人的公證文件。因此被告作出的“浴球”實用新型專利權人變更行為合法,要求法院判決維持被告作出的581號行政復議決定。
第三人王孝增陳述:專利局制訂的《審查指南》第3.7.2.3“著錄項目變更證明材料”一節(jié)中,明確載明:“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因權利轉讓或者贈予,發(fā)生權利移轉的,應當提交雙方簽名或蓋章并經(jīng)公證機關公證的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轉讓或者贈與合同。……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在兩人以上的,轉讓或者贈與應當經(jīng)全體專利權人同意。”“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因死亡而發(fā)生繼承時。應當提交公證機關簽發(fā)的當事人是唯一法定繼承人的證明文件。除另有明文規(guī)定外,共同繼承人應當共同繼承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本案有繼承情況發(fā)生,被告未收到公證機關簽發(fā)的王連華是唯一繼承人的證明文件,即對張金六提出的專利權人變更的著錄項目變更申報予以批準,是錯誤的。本人作為專利權人之一王連國的父親,是法定繼承人之一,并未放棄繼承權,在“專利權轉讓協(xié)議書”上簽字,是作為轉讓方王連華所在單位的代表,故并不意味著也不可能意味著作為繼承人同意專利權轉讓事宜。被告作出的復議決定對事實的陳述和認定,適用法律都是正確的,但其結論是錯誤的,故要求判決撤銷被告作出的581號行政復議決定。
被告在庭審中提交的證據(jù)有:1.第96208572.3號名稱為“浴球”的實用新型專利請求書,用以證明該專利申請人為王連國、王連華;2.1996年8月23日發(fā)出的“辦理登記手續(xù)通知書”用以證明“浴球”實用新型專利權的登記和生效日為 1996年11月23日;3.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用以證明該局已經(jīng)授權并向公眾對“浴球”專利技術進行了公告;4.著錄項目變更申報書、5.代理委托書、6.專利權轉讓合同、7.公證機關、玉環(huán)縣楚門鎮(zhèn)谷水村村民委員會關于王連華與王連國系兄弟關系、王連國已于1998年3月病逝的證明,上述4、5、6、7號證據(jù)用以證明王連華將“浴球”專利權轉讓給張金六,并向被告提出關于專利權人著錄項目變更申報的事實;8.手續(xù)合格通知書,用以證明該局批準上述著錄項目變更申報,并將在專利公報上予以公告的事實;9.(2000)浙玉證字第6782號公證書,用以證明王連國之妻牟敏敏放棄對王連國擁有的專利權進行繼承,并將其享有的繼承權轉由原告繼承的事實;10.(98)浙玉證字第348號死亡公證書,用以證明王連國于1998年3月11日病逝的事實;11.2000年6月 6日牟敏敏的聲明書,用以證明其放棄對王連國專利權的繼承權,同意由原告繼承的事實;12.公安機關及楚門鎮(zhèn)水門居民委員會證明,用以證明原告與王孝增系夫妻關系的事實;13.實用新型專利公報第16卷43號公報,用以證明“浴球”專利權轉讓合同已于 2000年10月 25日經(jīng)登記已公告生效的事實。經(jīng)質(zhì)證,原告對被告提供的1、2、3、5、7、9、10、11、12號證據(jù)無異議。關于4號證據(jù),其認為關于“浴球”專利權人的著錄項目變更申報人不是王連國而是張金六;關于6 號證據(jù),其對該證據(jù)形式無異議,但認為轉讓協(xié)議的內(nèi)容前后有矛盾,協(xié)議實質(zhì)上是對“浴球” 專利使用權的轉讓。而且,如果是專利所有權的轉讓,只有專利權人之一王連華同意,亦是無效的;關于8 號證據(jù),其認為被告是違法審查,該手續(xù)合格通知書應予撤銷;關于13號證據(jù),其認為被告登記公告的實質(zhì)內(nèi)容是錯誤的。王孝增對被告提供的1.2.3.5.7.9.10.11.12號證據(jù)無異議。關于4號證據(jù),其認為王連華作為專利權共有人之一提出專利權著錄項目變更申報是無效的;關于6號證據(jù),其認為由于專利權共有人之一轉讓共有專利權是無效的,故被告在對著錄項目變更申報進行審查時,發(fā)現(xiàn)上述問題;而未要求其補正有關證明材料是違法行為;關于8 號證據(jù),其認為王連華并不是王連國的唯一法定繼承人;其無權處分共有之專利權,其與張金六簽訂的專利權轉讓協(xié)議是無效的;故被告以無效協(xié)議為依據(jù)作出的“手續(xù)合格通知書”是違法的。張金六對被告提供的證據(jù)表示無異議。
本院經(jīng)審核認為,被告提供的上述證據(jù)是真實的,而且能夠證明本案的客觀事實,應予確認。
原告在庭審中提供的證據(jù)有:1.被告作出的第581號行政復議決定書;2.行政復議申請書;3.信封,用以證明行政復議決定其于2001年2月14日收到,至其同年2月22日提起訴訟未超過訴訟時效;4.第244132號實用新型專利證書,用以證明“浴球”實用新型專利權人原為王連國、王連華共有的事實;5.專利權轉讓協(xié)議書,用以證明專利權轉讓只是專利共有人之一王連華進行的,未經(jīng)全體專利權人同意,該轉讓協(xié)議無效的事實;6.專利登記簿副本,用以證明上述專利權人已經(jīng)批準變更為張金六的事實;7.(2000)浙玉證字第6782號公證書,與被告提供的9號證據(jù)相同,證明事項亦相同;8.公安機關及水門鎮(zhèn)居委會證明;9.著錄項目變更申報書統(tǒng)一格式;10.2000年11月13日金華縣報文章,認為張金六在報刊上的說明與事實不符;11.2000年11月 16日王孝增給張金六的信函;12.王孝增給被告的信函。經(jīng)質(zhì)證,被告對原告提供的證據(jù)真實性表示無異議,但其認為原告提供的證據(jù)9、10、11號證據(jù)說明本案的爭議焦點是專利權轉讓協(xié)議是否有效,屬民事糾紛,其無權進行確認。王孝增對原告提供證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但提出其當時認為王連華與張金六只是專利使用權的轉讓,故其作為專利權使用一方在協(xié)議上簽字。張金六對原告提供證據(jù)的真實性表示無異議。
本院經(jīng)審核認為:原告提供的上述證據(jù)是真實的,其中1-9號證據(jù)能夠證明本案的客觀事實,應予確認,10-12號證據(jù)與被告之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無直接關系,本院不予評述。
張金六在庭審中以專利《審查指南》第3.7.2.1及第3.7.2.3的規(guī)定作為其應擁有“浴球”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依據(jù)。
王孝增在庭審中以專利《審查指南》第3.7.2.3的規(guī)定為依據(jù),認為被告對本案涉及的專利權轉讓審查行為是違法的。
根據(jù)以上有效證據(jù),本院確定事實如下:1996年4月22日,王連華、王連國向被告提出名為“浴球”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1996年11月 23日被授予專利權,專利號為96208572.3。1998年 3月;王連國病逝。2000年7月28日,王連華與張金六簽訂了“專利權轉讓協(xié)議書”,將上述實用新型專利權轉讓給張金六,在該轉讓協(xié)議上簽字的還有浙江省玉環(huán)縣華南塑料廠法定代表人王孝增。同年8月7 日,王連華、張金六向被告提出關于專利權人著錄項目變更申報;同時提交的材料還有專利權轉讓協(xié)議、王連國的死亡證明,王連國、王連華系兄弟關系的證明。2000年8月15日,被告作出“手續(xù)合格通知書”,準予上述著錄項目變更,并于2000年10月25日在16卷43號專利公報上予以公告。2000年12月2日,原告以其為王連國財產(chǎn)的唯一繼承人,王連華無權將其與王連國共同所有的專利權進行轉讓為由,向被告申請行政復議,要求被告撤銷上述著錄項目變更行為,同時提交了浙江省玉環(huán)縣公證處的公證書,即關于王連國之妻牟敏敏放棄對該專利權的繼承,轉由蘇玉英繼承的公正。2001年2月 7日,被告作出581號復議決定。原告不服,訴至本院。
本院認為:首先,根據(jù)專利《審查指南》第3.7.2.3第(3)項規(guī)定,“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因權利轉讓或者贈予發(fā)生權利移轉時,應當提交雙方簽名或蓋章并經(jīng)公證機關公證的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轉讓或者贈予合同。……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在兩人以上的,轉讓或者贈予應當經(jīng)全體專利權人同意。”本案涉及的“浴球” 實用新型專利權為王連國、王連華共有,按照以上規(guī)定,專利權進行轉讓時,應當經(jīng)全體專利權人同意,專利權利人之一無權處分該共有專利權。故三連華一人與張金六簽訂的專利權轉讓協(xié)議違反上述規(guī)定,且該協(xié)議未經(jīng)公證機關進行公證,亦不符合上述規(guī)定。
其次,根據(jù)專利《審查指南》第3.7.2.3第(4)項規(guī)定,“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因死亡而發(fā)生繼承時,應當提交公證機關簽發(fā)的當事人是唯一法定繼承人的證明文件。……”被告在對“浴球” 實用新型專利權人著錄項目變更進行審查時,應依上述《審查指南》的規(guī)定進行。王連華、張金六提出專利權人著錄項目變更申報時,已提交了王連國死亡的證明材料,被告應要求申請人補正有關繼承的文件,查證王連華是否為唯一法定繼承人這一事實。本案中,王連國的法定第一順序繼承人,即其妻牟敏敏、其父王孝增、其母蘇玉英并未放棄繼承權,故王連華并非唯一法定繼承人,而被告在對該著錄項目變更申報進行審查時,僅以專利權轉讓協(xié)議為依據(jù),批準該著錄項目變更申請,侵犯了王連國法定繼承人的合法權益,違反了上述《審查指南》的規(guī)定,屬認定事實不清,系違法行政行為。被告在復議決定中雖然對以上事實認定清楚,但其僅確認上述著錄項目變更申報的審查工作有所失當,而駁回原告的復議請求,系缺乏法律依據(jù),應予撤銷。
第三,對專利權轉讓的著錄項目變更申報進行審查、登記是被告的祛定職責。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十條第四款關于“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當事人必須訂立書項合同,經(jīng)專利局登記和公告后生效”的規(guī)定,專對權轉讓的書面合同是著錄項目變更審查中的必備要件,被告應依法對其進行審查。由于登記和公告是被告進行著錄項目變更申報審查的結果,沒有對著錄項目變更申報的審查合格,就不能進行登記和公告,故不能因登記和公告確認了專利權轉讓協(xié)議的有效性,而確認對著錄項目變更申報的審查行為合法,因此被告的答辯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據(jù)此,參照專利《審查指南》第3.7.2.3第(3)項、第(4)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第3目,判決如下:
撤銷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2001年2月7日作出的第581號行政復議決定。
案件受理費一千元,由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負擔(于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梁 菲
審 判 員 吳 月
代理審判員 饒亞東
二00一年八月二日
書 記 員 王 濤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民事調(diào)解書(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主持調(diào)解的,民事簡易程序訴訟文書樣式(試行))
2020-10-14受案登記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補正裁判文書失誤用)
2020-10-14減刑、假釋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反訴并案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監(jiān)視居住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死刑(或者死緩)復核的審理報告(復核死刑、死刑緩期執(zhí)行案件用)
2020-10-14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書—涉及國家秘密案件用(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通緝通知書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決定書
2020-10-14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院不抗訴決定書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傳喚證
2020-10-14×××公安局取保候審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補充立案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撤銷強制措施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予批準逮捕案件補充偵查提綱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未成年證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糾正審理違法意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