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2007)高行終字第49號
?
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晶,男,漢族,1965年2月14日出生,住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南昌畜產廠6-402號。
委托代理人郭毅力,男,漢族,1956年12月6日出生,住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南京東路235號4棟501號。
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西路9號銀谷大廈10-12層。
法定代表人廖濤,副主任。
委托代理人馬志遠,該委員會審查員。
委托代理人張鵬,該委員會審查員。
原審第三人東莞市眾譽電子有限公司,住所地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北柵南坊工業區南興三路。
法定代表人陳偉賢,經理。
委托代理人李國釗,男,漢族,1974年9月3日出生,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專利代理人,住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西路151號大院7號602房。
委托代理人李德魁,男,漢族,1962年11月24日出生,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專利代理人,住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雅敦東街11號501房。
上訴人李晶因發明專利確權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6)一中行初字第1133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2007年2月5日受理本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7年3月2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李晶及其委托代理人郭毅力,被上訴人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簡稱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委托代理人馬志遠、張鵬,原審第三人東莞市眾譽電子有限公司(簡稱眾譽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國釗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定,本案涉及名稱為“二鍵紅外遙控鼠標器”的發明專利(簡稱本專利),專利權人為李晶。針對本專利,眾譽公司于2003年9月24日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2004年11月16日,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第6584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簡稱第6584號決定),宣告本專利權全部無效。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專利復審委員會在對眾譽公司的無效宣告請求審查過程中,不存在違反法定程序的情況。眾譽公司提供的附件1和附件2是臺灣專利文件的復印件,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資料庫中已有存檔,其真實性毋庸置疑,因此李晶對上述兩份證據提出異議,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不予支持。本專利權利要求1與附件2、附件1相比,不具備創造性。本專利權2-5亦不具備創造性。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維持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的第6584號決定。
李晶不服原審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和第6584號決定,維持本專利有效。其理由是:專利復審委員會對證據的合法性認定不符合相關規定。眾譽公司提交的附件1、附件2為復印件,且是在臺灣地區形成的證據,應當依法履行相關證明手續。專利復審委員會在一審審理過程中提供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咨詢中心(簡稱檢索中心)出具的認證,不是其做出行政決定的依據,法院不應采信。附件1、附件2均沒有公開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光學編碼控制電路、微處理電路、紅外調制發射電路、紅外接收解調電路、緩沖電路、模式檢測電路等技術特征,雖然以上技術特征本身都是公知技術,但是技術方案在整體上與現有技術是不同的。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技術方案與附件1、附件2相比,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符合專利法對發明專利創造性的要求。專利復審委員會、眾譽公司服從原審判決。
經審理查明,本專利名稱為“二鍵紅外遙控鼠標器”,為發明專利,由李晶于1997年12月16日提出申請, 2001年3月14日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授權,專利號為97123375.6,專利權人為李晶。本專利授權公告的權利要求書記載有5項權利要求,其中,權利要求1的內容如下:
“1、一種無線遙控二鍵鼠標器,由無線遙控鼠標發射器和無線遙控鼠標接收器組成,包括光學編碼控制電路、微處理器電路、線驅動器電路、電源電路,其特征是發射器還包括調制和發射紅外信號的紅外調制發射電路,接收器還包括接收解調紅外信號的紅外接收解調電路、緩沖電路和模式檢測電路,模式檢測電路接收計算機加載鼠標驅動程序時發出的檢測信號,并將檢測結果返回計算機,紅外調制發射電路對經光學編碼控制電路、微處理器電路處理后的鼠標器操作信號進行紅外調制、發射,紅外接收解調電路接收紅外調制信號并進行解調,經緩沖電路后,輸入至線驅動器電路進行信號轉換,再輸入至計算機鼠標接口?!?/p>
2003年9月24日,眾譽公司以本專利權利要求1不具有新穎性,權利要求2-5不具有創造性為由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并提交了證據,其中:
附件1:189078號臺灣專利說明書共13頁,其公開日為1992年8月11日。該專利公開了一種省電型無線式滑鼠改良,其中,充電座6可直接藉由接收滑鼠之工作模式訊號發射,而使滑鼠的工作模式在切換時可與電腦系統作雙向檢測訊號傳送,而精簡充電座6的制造成本,而檢測滑鼠工作模式的運作情形是在電腦系統與滑鼠連接后,電腦系統將會由其驅動程式發出一檢測訊號以檢測滑鼠工作模式是否可連結工作,該檢測訊號由充電座6的RTS腳端子輸入后,在充電線上輸出一低電位由滑鼠中央處理單元1之RTS輸入端腳輸入,若滑鼠在MOUSE SYSTEM工作模式時則不輸出訊號,而若切換在MICRO SOFT SYSTEM工作模式下,則中央處理單元1由其RXD輸出端腳輸出一ASCII碼訊號經紅外線訊號發射器3發射,由充電座6的訊號接收器接收后,經由充電座6的/RXD端腳輸出至電腦系統檢知滑鼠在MICRO SOFT SYSTEM工作模式,而形成滑鼠直接與電腦系統間的雙向工作模式檢測。
附件2:159537號臺灣專利說明書共11頁,其公開日為1991年6月1日。該專利公開了一種無線遙控之輸入裝置,其中,在發射電路中:操作輸入裝置產生的上、下、左、右輸入信號和左、右兩按鍵的輸入信號經防振器4及移位檢測器5送至移位計數器6以計算在固定單位內的移動距離,并將此計算數據所得到的移動資料暫存于發射資料暫存器7中,數位調變機8將移動資料與選擇頻道調變成串列信號,紅外線發射驅動器9和紅外線發射器10用于發射調變設定之信號資料,由附件2的圖1可見,發射電路中設有3.6V的電源電路;在接收電路中:接收器11接收信號并作檢測及放大以及由數位解調機13將接收信號調變回并列的數位信號,接收資料暫存器14用于存儲該數位信號,特定信號輸出電路16可將接收資料暫存器14中的資料供至諸如RS-232等之用。
在專利復審委員會2004年9月28日進行的口頭審理中,眾譽公司明確無效宣告的理由是權利要求1-5無創造性,附件2是與本專利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以附件2和附件1結合公知常識評價本專利權利要求1-5的創造性,附件13作為公知常識的佐證;眾譽公司當庭提交了附件13的原件,并明確表示放棄對其它證據的使用;李晶明確表示已經收到了附件1、2的全文,但對附件1、2的真實性有異議,對附件13的真實性無異議;眾譽公司還當庭提交了以附件2和附件1結合公知常識評價本專利權利要求1-5的創造性的書面意見,專利復審委員會將此書面意見當庭轉給了李晶;雙方以眾譽公司新提交的書面意見為基礎進行了辯論;李晶明確本專利紅外調制發射電路中“調制”的概念是指通過與非門電路U2A、U2B改變脈沖信號的脈沖頻率,該陳述記載在《口頭審理記錄表》中,該記錄表上有李晶的簽字;專利復審委員會要求李晶于口頭審理結束后一周之內提供證明附件1和附件2不具有真實性的證據,逾期未提交視為對附件1和附件2的真實性無異議。專利復審委員會在口頭審理后未收到李晶證明附件1和附件2不具有真實性的證據。
2004年11月16日,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第6584號決定,宣告本專利專利權全部無效。理由是:一、關于證據。由于李晶沒有提交證明附件1和2不具有真實性的證據,且附件1和2的公開日均在本專利申請日之前,因此附件1和2可以作為評價本專利創造性的對比文件。二、關于創造性。本專利權利要求1請求保護一種無線遙控二鍵鼠標器,附件2同樣涉及作為計算機輸入設備的鼠標器。在附件2中公開了以下技術內容:圖1和2分別是輸入裝置的發射電路圖和座體的接收電路圖,在發射電路中,操作輸入裝置產生的上、下、左、右輸入信號和左、右兩按鍵的輸入信號經防振器4及移位檢測器5送至移位計數器6以計算在固定單位內的移動距離,并將此計算數據所得到的移動資料暫存于發射資料暫存器7中(上述電路完成的功能是將鼠標的移動及按鈕信號轉換為相應的數據信號,與本專利光學編碼控制電路的作用相同);數位調變機8將移動資料與選擇頻道調變成串列信號(與本專利微處理器電路的作用相同);紅外線發射驅動器9和紅外線發射器10用于發射調變設定之信號資料(與本專利紅外調制發射電路的作用相同);由附件2的圖1可見,發射電路中設有3.6V的電源電路。在接收電路中,接收器11接收信號并作檢測及放大以及由數位解調機13將接收信號調變回并列的數位信號(與本專利的紅外接收解調電路作用相同);接收資料暫存器14用于存儲該數位信號(與本專利緩沖電路的作用相同);特定信號輸出電路16可將接收資料暫存器14中的資料供至諸如RS-232等之用(與本專利線驅動器電路作用相同)。由此可見,附件2已經公開了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除模式檢測電路外的全部技術特征。附件1公開了由中央處理單元1可以實現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模式檢測電路的功能,不同的是該中央處理單元1是設在發射電路部分以使得在充電座6內不需再設置與電腦系統連接處理檢測訊號的其它處理單元IC,以降低制造成本,而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的模式檢測電路是在接收器內。由于附件2和1均涉及無線式紅外滑鼠,在將附件2應用于可切換模式的無線式滑鼠時結合附件1所公開的模式檢測技術,并且不考慮附件1提及的簡化IC設置以降低制造成本的問題而在充電座6內另設置實現模式檢測的處理單元從而得到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技術方案,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并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并且權利要求1的技術方案也沒有取得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因此,本專利權利要求1相對于附件2和1的結合不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不具有創造性。在此基礎上,結合附件2和公知常識,權利要求2-5亦不具有創造性。據此,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第6584號決定。
在第6584號決定中,專利復審委員會將本專利的“發明”專利誤寫為“實用新型”專利,并在決定要點中將應為“附件1”的感應接收電路誤寫為“附件2”。2005年2月3日,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更正處分通知書》,對將本專利的“發明”專利誤寫為“實用新型”專利這一錯誤進行了更正。
李晶不服第6584號決定,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該院于2005年2月24日受理。在審理過程中,專利復審委員會向該院提交了經檢索中心認證的附件1和附件2全文,上加蓋有檢索中心副本認證專用章,落款時間為2005年3月30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于2006年1月6日做出(2005)一中行初字第249號行政判決,撤銷了第6584號決定,認為專利復審委員會采信附件1、附件2不合法。2006年9月18日,本院以(2006)高行終字第173號行政裁定將該案發回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重新審理。
以上事實有本專利文件、第6584號決定、《更正處分通知書》、附件1和附件2及其檢索中心認證件、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5)一中行初字第249號行政判決書、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06)高行終字第173號行政裁定書以及當事人陳述等證據在案證明。
本院認為,眾譽公司提交的附件1、附件2為臺灣地區專利文獻,雖然沒有進行公證、認證,但是專利文獻與一般形成于域外的證據相比,公眾能夠從官方或公共渠道得到,具有較高的公開性、可信性,專利復審委員會可對該證據的真實性做出判斷,并且已在審查程序中明確告知李晶如果對附件1、附件2的真實性有異議,應當提供相反證據。在李晶沒有提交否定附件1、附件2真實性的相反證據的情況下,專利復審委員會采信附件1、附件2并無不當。專利復審委員會在第6584號決定做出后向一審法院提交的經檢索中心認證的附件1和附件2全文雖有不妥,但其目的是為了進一步說明附件1、附件2確屬臺灣地區專利文獻,且一審法院并未將該證據作為認定專利復審委員會行為合法性的關鍵性證據,沒有損害李晶的訴訟權利。因此,李晶關于專利復審委員會、一審法院采信眾譽公司提交的附件1、附件2作為對比文件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發明專利的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即對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相對于現有技術是非顯而易見的,且能夠產生有益的技術效果。在判斷發明是否具有創造性時,應當結合對比文件對該技術方案的整體進行評價。本專利公開了一種二鍵式紅外遙控鼠標器,使鼠標器能夠實現遙控操作;附件1公開了一種省電型無線滑鼠改良;附件2公開了一種無線遙控之輸入裝置。附件1、附件2與本專利屬于同一技術領域,可以作為對比文件使用。
從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文字上看,李晶采用了對電路模塊的功能性描述方式,而沒有具體地表述每個電路模塊中元器件的組成及聯接方式。附件2公開了在發射電路中,操作輸入裝置產生的上、下、左、右輸入信號和左、右兩按鍵的輸入信號經防振器及移位檢測器送至移位計數器以計算在固定單位內的移動距離,并將此計算數據所得到的移動資料暫存于發射資料暫存器中。通過以上描述,實際上已經公開了進行編碼的過程,即編碼電路。雖然附件2中沒有“光學”編碼控制電路的相關記載。但由于光學編碼控制電路是編碼電路的一種,且是本領域的公知常識,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附件2的基礎上對編碼電路選擇具體的光學編碼控制電路是不需要花費創造性的勞動的。附件2中公開的數位調變機將移動資料與選擇頻道調變成串列信號,由于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所述微處理器電路的作用是對數據進行處理,而附件2中的數位調變機可以將并列數據變為串列數據,也是對數據進行處理。因此專利復審委員會在第6584號決定中認定附件中的數位調變機與本專利微處理器的作用相同是正確的。作為本技術領域的公知常識,調制一般是指將低頻信號搬移到高頻段的過程。雖然附件2沒有公開將調制用于紅外調制發射電路,但由于對信號的調制屬于本領域公知常識,將其用于紅外信號的發射并未產生意想不到的技術效果,因此,將調制用于附件2中的紅外信號的發射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容易想到的。附件2中的接收器用于接收紅外信號,解調機用于將接收的串行信號調變回并列的數位信號,也就是搬移信號的過程,因此解調機應被視為具有解調的功能,與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的紅外接收解調電路具有相同作用。就是在兩個電路之間起到連接、保護、抗干擾、緩沖等作用的電路,雖然附件2中接收資料緩存器的名稱與本專利中的緩沖電路不同,但該接收資料緩存器起到了緩沖數據讀寫的功能,同樣具有緩沖電路的作用。附件1公開了由中央處理單元實現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模式檢測電路的功能,該中央處理單元是設在發射電路部分以使得在充電座內不需再設置與電腦系統連接處理檢測訊號的其它處理單元IC以降低制造成本,而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的模式檢測電路是在接收器內。由于附件2和1均涉及無線式紅外滑鼠,在將附件2應用于可切換模式的無線式鼠標時結合附件1所公開的模式檢測技術,不需要考慮簡化IC設置以降低制造成本的技術問題。因此,附件1與附件2結合,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想到可以將附件1中的中央處理器單元設置于充電座之外的部分。所以,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技術方案中各個組成電路的功能和作用均通過附件1、2并結合本領域的公知常識可以得到技術啟示,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不具有非顯而易見性,不具備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規定的創造性。
綜上,李晶的上訴理由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其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
?
?
?
審 判 長 劉 輝
代理審判員 岑宏宇
代理審判員 張冬梅
?
?
?
?
二 О О 七 年 四 月 十七 日
?
書 記 員 耿巍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當事人對案件事實沒有爭議的,民事簡易程序訴訟文書樣式(試行))
2020-10-14選民資格案件起訴狀
2020-10-14委托書
2020-10-14上海市____人民法院當事人送達地址確認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終止審理用)
2020-10-14回避申請書(刑事)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駁回自訴用,樣式二)
2020-10-14卷內目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刑事判決書樣式)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函(向檢察、審判機關提交,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罪犯保外就醫取保書
2020-10-14查詢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回執)
2020-10-14解除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回執
2020-10-14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報送(移送)案件意見書
2020-10-14檢察建議書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拘留所等級申報、審批表
2020-10-14×××看守所釋放證明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