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友犯搶劫罪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一案
江 蘇 省 高 級 人 民 法 院
刑事判決書(2003)蘇刑二終字第021號
原公訴機關
江蘇省
連云港市
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
被告人)朱永友,曾用名朱永有,男,1963年6月30日出生于連云港市,漢族,初中文化,無業,住連云港市新浦區河西街福小巷26-33號。1989年2月10日被連云港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流氓罪判處免予刑事處分。2002年5月14日因本案被
刑事拘留,同年6月14日轉逮捕。現羈押于連云港市
看守所。
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葉劍,曾用名葉薦,男,1970年9月28日出生于
江西省武寧縣,漢族,高中文化,戶籍所在地江西省武寧縣泉口鎮樓下村,經常居住地連云港市新浦區人民路144號。
江蘇省連云港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連云港市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朱永友犯搶劫罪、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葉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一案,于2002年11月20日作出(2002)連刑二初字第37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朱永友對刑事判決部分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上訴人,認為事實清楚,決定不
開庭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原判認定:1999年6月23日凌晨2時許,被告人朱永友伙同罪犯韓濱(已
判刑)預謀盜竊,隨即,二人持刀竄至連云港市新浦區新站街福利一路18號葉劍家住處,翻墻入院,欲盜竊時,誤認為被葉劍夫婦發現,被告人朱永友即持刀對葉劍頸部、身上亂刺。同時,罪犯韓濱用毛巾捂聶丹妮的嘴,遭聶的反抗,罪犯韓濱即用刀對聶亂刺,因聶呼救,二犯倉皇逃跑。韓濱在逃離時,還對聞訊趕來的聶學軍(聶干平)腹部猛刺一刀。造成葉劍氣管、食道、喉裂傷,修補后感染水腫,分泌物多導致呼吸困難;頸脊髓半切征均屬重傷;聶學軍胃右靜脈破裂,小網膜破裂出血,腹腔內積血,須手術治療,屬重傷;聶丹妮右手多處銳器創屬輕微傷壹級。
案發后,上訴人朱永友潛逃,2002年5月13日其自動向連云港市公安局新浦分局浦西派出所投案。
原判認為:被告人朱永友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進入他人住宅進行盜竊,在實施盜竊行為時,對他人實施暴力行為,其行為已構成搶劫罪,系
共同犯罪。被告人朱永友雖能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但未如實供述其犯罪事實,其行為依法不能認定為自首。被告人朱永友因犯罪給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造成的醫療費等實際損失應予賠償。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條、第二百六十三條第(一)、(五)項、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五十七條第一款、第三十六條第一款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之規定,以搶劫罪對被告人朱永友判處死刑,
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五千元;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葉劍醫療費、護理費、營養費、住宿費、誤工費等人民幣十二萬三千七百一十九元八角五分。
上訴人朱永友主要上訴理由為:1、因被害人葉劍案發前未將拖家具的生意給其做而使其心生怨恨,其作案的動機系報復,無盜竊、搶劫的故意,原判定性不當;2、其有投案自首的情節,原判未予認定,應對其從輕處罰。
原審判決書列舉了認定本案事實的證據,所列證據已在一審庭審時當庭宣讀、出示并質證。在本院審理中,上訴人朱永友未提出新的證據,本院對原審判決書所列證據予以確認。本院經審理認為,原判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來源合法,確實、充分。
本院認為:上訴人朱永友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產為目的,伙同同案犯韓濱入戶搶劫,并當場使用暴力致一人重傷、一人
輕傷的行為,已構成搶劫罪,且系共同犯罪,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已嚴重侵害和危及了他人的人身權和財產權,應依法懲處。原判對其定罪正確,審判程序合法。關于上訴人就其犯罪目的的辯解,經查:案發前,被害人與上訴人素無糾葛,同案犯韓濱亦有經預謀朱永友伙同其持刀盜竊,后當場持刀捅傷二人的供述。故上訴人朱永友的辯解證據不足,本院不予采納;關于上訴人就其自首問題的辯解,經查:上訴人朱永友作案逃匿后,于2002年5月13日向其戶籍所在地派出所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了其作案的時間、地點、過程,且在庭審中對其伙同韓濱實施犯罪行為分別造成二被害人重傷和輕傷的事實不持異議。其對犯罪目的的供述雖與指控、認定犯罪性質不同,但鑒于其自動投案主要出于悔罪心理,其在本案各階段的供述尚無避重就輕目的,其對犯罪目的的辯解亦不足以影響對其基本犯罪事實的認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項之規定,可視為其已如實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屬自首行為,依法可以對其從輕處罰。上訴人朱永友的辯解符合相關法律規定,本院予以采納;此外,上訴人朱永友與同案犯韓濱在實施盜竊過程中,為排除妨礙當場對被害人實施暴力的行為,其主觀要件不符合《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條列舉的轉化型搶劫犯罪的三種情形,應適用《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定罪,原判
適用法律不當。
綜上,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九條第(一)、(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第(一)、(五)項、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五十七條第一款、第三十六條第一款、第六十七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江蘇省連云港市中級人民法院(2002)連刑二初字第37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的第(二)項,即:
被告人朱永友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葉劍醫療費、護理費、住宿費、誤工費等人民幣十二萬三千七百一十九元八角五分。
二、
撤銷江蘇省連云港市中級人民法院(2002)連刑二初字第37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的第(一)項;
三、上訴人(原審被告人)朱永友犯搶劫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五千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高 軍
審 判 員 范祝三
代理審判員 邰穎
二OO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書 記 員 陳勁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