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新牌坊支行與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借款合同糾紛一案
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2004)渝一中民初字第666號
原告交通銀行重慶新牌坊支行,住所地重慶市渝北區加州花園A一棟平街層。
負責人陳萍,行長。
委托代理人尚山秀,女,該行職員。
委托代理人楊海立,男,該行職員。
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住所地重慶市江北區洋河二村18-32號。
法定代表人王承瑞,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陳俊,男,該公司職員。
原告交通銀行重慶新牌坊支行與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借款
合同糾紛一案,原告交通銀行重慶新牌坊支行于2004年10月14日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于同年11月10日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宋勇擔任審判長,與審判員唐小平、代理審判員徐紅組成合議庭,共同負責對案件的審判,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審普通程序并于同年12月15日公開
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交通銀行重慶新牌坊支行的代理人尚山秀,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的代理人陳俊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交通銀行重慶新牌坊支行訴稱,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于2001年12月13日與我行簽定意向性最高額借款合同(合同編號:渝江交銀2001年貸字91號),約定我行在2001年12月13日起至2004年12月13日止期間,在貸款額度1000萬元以內向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發放貸款,貸款人向借款人在2001年12月13日起至2004年12月13日期間內發放貸款額度之多少以實際發生每一筆借款合同和借據為準。為保證前述借款合同(渝江交銀2001年貸字91號)之履行,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承諾以其位于江北區寸灘黑石子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進行最高額
抵押擔保,與我行簽定了《
短期借款最高額
抵押合同》(合同編號:渝江交銀2001年最抵字第91號)并依法辦理了抵押登記手續(登記號:渝國土房屋[2001]押字第338號)。其后,我行于2003年6月13日發放500萬元貸款,合同編號:渝新交銀2003年貸字02號,期限由2003年6月13日起至2004年6月13日止,月利率5.31‰;于2003年6月16日發放500萬元貸款,合同編號:渝新交銀2003年貸字04號,期限由2003年6月16日起至2004年6月16日止,月利率5.31‰。貸款發放后,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未履行還本付息義務,截止2004年9月21日,被告己欠本金1000萬元,利息361204.32元。貸款逾期后,我行多次上門催收無果,為維護原告合法權益,特向貴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償還所欠我行貸款本金1000萬元,利息361204.32元(截止2004年9月21日),2004年9月21日以后利息及復利按借款合同約定的
逾期貸款利率計算。2、請求判令原告對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位于江北區寸灘黑石子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享有優先受償權。3、
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原告交通銀行重慶新牌坊支行為證明其所主張的事實,在舉證期限內舉示了借款合同、借款憑證、抵押合同、抵押證書、貸款本息催收通知書等證據,以支持其訴訟請求。
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同意原告交通銀行重慶新牌坊支行的訴訟請求。
對原告交通銀行重慶新牌坊支行提交的證據,本院依法向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進行了送達。庭審中,其未對該證據的真實性提出異議,本院予以采信。
根據當事人舉示的有效證據及法庭陳述,構成如下法律事實:
2001年12月13日,交通銀行重慶分行江北支行與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簽訂渝江交銀2001年貸字91號借款合同一份,主要約定,借款金額為1000萬元,期限為2001年12月13日至2004年12月13日。在該期限內可一次或分次辦理貸款。同日,雙方簽訂抵押合同一份,約定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以其位于重慶市江北區寸灘黑石子的47250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土地證號為渝國用(2000)字第154號、渝國用(2000)字第152號]為上述貸款提供抵押擔保,并辦理了抵押登記。
2003年6月13日,交通銀行重慶分行江北支行與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依據上述渝江交銀2001年貸字91號借款合同,簽訂渝新交銀2003年貸字02號借款合同,主要約定,借款金額為500萬元,期限為2003年6月13日至2004年6月13日。利率為5.31‰,按季結息,結息日為每季末月的20日。借款人未按時足額償還貸款本息,按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計收罰息和復利。
2003年6月16日,交通銀行重慶分行江北支行與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依據上述渝江交銀2001年貸字91號借款合同,又簽訂渝新交銀2003年貸字04號借款合同,主要約定,借款金額為500萬元,期限為2003年6月16日至2004年6月16日。利率為5.31‰,按季結息,結息日為每季末月的20日。借款人未按時足額償還貸款本息,按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計收罰息和復利。
上述合同簽訂后,交通銀行重慶分行江北支行履行了貸款義務,但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未按合同約定還本付息。
因重慶交通銀行內部機構調整,設立了原告交通銀行重慶新牌坊支行,交通銀行重慶分行江北支行將本案
債權轉移給了原告交通銀行重慶新牌坊支行。
2004年6月30日,原告交通銀行重慶新牌坊支行向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發出貸款本息催收通知書,該通知書載明,截止2004年6月30日,上述兩筆借款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共欠本金1000萬元,利息164820元。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在該通知書上加蓋了公章。
截止2004年9月21日,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共欠原告交通銀行重慶新牌坊支行貸款本金1000萬元,利息361204.32元。
根據本院在訴訟中查明的事實,本院對雙方當事人的
民事責任評判如下。
本院認為,本案訴辯雙方簽訂借款合同、抵押合同所約定的權利義務清楚,內容并未違反國家法律的禁止性規定,抵押亦依法辦理了權利登記,故本院認定訴辯雙方所簽訂借款合同、抵押合同有效。交通銀行重慶分行江北支行履行了借款1000萬元的
合同義務后,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亦應按照合同約定還本付息,逾期履行或不予履行即為違反合同義務,應依法承擔相應合同責任。交通銀行內部機構調整后,交通銀行重慶分行江北支行將本案債權轉移給了原告交通銀行重慶新牌坊支行,原告交通銀行重慶新牌坊支行也向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發出了貸款本息催收通知書,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對此并異議,故本案債權應由原告交通銀行重慶新牌坊支行主張。據此,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三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限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在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給付原告交通銀行重慶新牌坊支行本金1000萬元及截止2004年9月21日的利息361204.32元,之后的利息以1000萬元為本金,按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逾期貸款利率計息,并按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復利結算規定計收復利至本判決確定的給付之日止。
二、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不履行上述第一項給付時,原告交通銀行重慶新牌坊支行對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位于重慶市江北區寸灘黑石子的47250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土地證號為渝國用(2000)字第154號、渝國用(2000)字第152號]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房產的價款享有優先受償權。
本案
案件受理費61816元,其他訴訟費9272元,財產保全費50520元,合計121608元,由被告重慶嘉溢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承擔。訴訟費已由原告預交,被告負擔之金額應逕付原告,本院預收的訴訟費不作清退。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
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同時,直接向該院聯系預交上訴案件訴訟費。遞交上訴狀后上訴期滿七日內仍未預交訴訟費又不提出緩交申請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Page]
雙方當事人在法定上訴期內均未提出上訴或僅有一方上訴后又撤回的,本判決發生
法律效力,當事人應自覺履行判決的全部義務。一方不履行的,自本判決內容生效后,權利人可以向本院申請
強制執行。申請執行的期限,雙方當事人是自然人的為一年,一方或雙方是
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該期限從
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
(此頁無正文)
審 判 長 宋 勇
審 判 員 唐小平
代理審判員 徐 紅
二 零 零 四 年 十二 月十五 日
書 記 員 謝 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