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樂達公司與
被告張海江財產賠償糾紛一案
河南省汝州市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2004)汝民初字第145號
原告汝州市樂達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達公司)。
法定代表人張玉梅,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李玉興,該公司總經理。
被告張海江,曾用名張海,男,漢族,住汝州市寄料鎮觀上村十一組。
委托代理人隨偉杰,河南神鷹
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樂達公司與被告張海江財產賠償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
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樂達公司法定代表人張玉梅委托的代理人李玉興、被告張海江及委托代理人隨偉杰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被告系我公司司機,二00三年九月二十二日,被告和我公司另一員工魏紅義從倉庫提出“新樂”牌洗衣機70臺,價值36450元,由被告駕車運送到魯山和舞鋼,將款取后由被告保管。第二天得知被告將貨款丟失。經協商被告不同意承擔
賠償責任,并二00二年十一月三日離開我公司不知去向。被告身為我公司員工,應盡職盡責,保管好我公司的貨款,由于其疏忽大意,丟失貨款,應承擔保管不善的責任,賠償我公司貨款36450元。
被告辯稱,該貨款是在舞鋼市朱蘭舒心旅社住宿時被盜的,原告應該起訴舞鋼市朱蘭舒心旅社,不應起訴被告。該款在旅社住宿時被盜,已向舞鋼市公安局朱蘭派出所報案,現案件正在偵破之中,本案應中止審理,再之,原、被告雙方也未簽訂
保管合同,被告不承擔保管責任,不同意賠償。
經審理查明,被告原為原告樂達公司的工作人員(司機),經常駕車為原告樂達公司接送貨物。二00三年九月二十二日,被告在原告倉庫領取“新樂”牌洗衣機七十臺,由被告駕車同魏紅義(原告樂達公司的員工)、顏利娜(女,系原告樂達公司
平頂山地區促銷員)前往魯山縣、舞鋼市送貨,先后取出洗衣機貨款36450元。該款取出后,用報紙包著裝在被告駕車使用的工具包內,當晚在舞鋼市朱蘭鎮舒心旅社住宿,被告同魏紅義
同居一室,該工具包在被告住宿的床上放置,被告用自己的褲子壓蓋,第二天起床時發現工具包和褲子丟失,后報警于舞鋼市公安局朱蘭派出所,經查找,在住室外的平臺上找到了工具包和被告的褲子,但工具包內所裝的貨款36450元丟失,案件至今沒有偵破。
另查明,被告張海江在原告處工作期間,因與他人重名重姓,為便于工作,曾使用“張海”姓名。
本院認為,被告在原告處工作期間,原被告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被告在為原告送貨時,收取有貨款,有義務將貨款如數交付給原告。本案中,雖被告同他人一起為原告送貨,收取貨款后,裝在隨車使用的工具包內,由于該包是由被告外出駕車時使用,晚上住宿時該包又由被告保管,因保管不善將貨款丟失,被告應承擔賠償的
民事責任。故原告要求被告
賠償損失的訴訟請求成立,本院予以支持。被告辯稱理由不足,本院不予支持。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七款及有關民事法律政策之規定,判決如下:
被告張海江在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賠償原告汝州市樂達商貿有限公司貨款36450元。
本案受理費1450元,
其它費用20元,由被告張海江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
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南省平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D)
審 判 長 楊書水
人民陪審員 王萌利
人民陪審員 朱站潮
二00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書 記 員 渠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