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2005)渝一中民初字第472號
原告太極集團涪陵制藥廠,住所地重慶市涪陵區涪南路8號。
法定代表人白禮西,廠長。
委托代理人易恩華,男,漢族,1969年10月21日出生,太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法律顧問,住重慶市渝中區兩路口重慶村1號。
委托代理人陳康,男,漢族,1975年5月14日出生,太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法律顧問,住重慶市渝北區龍溪鎮松橋路500號1單元。
被告江西民濟藥業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西省銅鼓縣城定江西路188號。
法定代表人李明輝,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林文明,江西華邦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太極集團涪陵制藥廠訴被告江西民濟藥業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本院于2005年7月14日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王小林擔任審判長,與審判員楊光明、謝英姿組成合議庭,共同負責對案件的審判,適用普通程序于2005年11月14日對本案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代理人易恩華、陳康、被告江西民濟藥業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明輝、委托代理人林文明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太極集團涪陵制藥廠(以下簡稱涪陵制藥廠)訴稱,涪陵制藥廠于1989年開始生產、銷售藿香正氣口服液,1991年向國家專利局申請專利,1996年3月16日獲得中國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 91107254.3.十多年來,藿香正氣口服液因其口感舒適、療效顯著,在市場上獲得了極高的產品聲譽和市場占有率,榮獲中國發明金獎并榮登國家中藥保護品種,為原告涪陵制藥廠贏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被告江西民濟藥業有限公司以經營為目的,將與原告藿香正氣口服液知名商品相近似的外包裝、裝潢使用在其生產的藿香正氣合劑產品上并投放市場,足以造成消費者誤認。原告認為,被告的上述行為系不正當競爭行為,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益,并給原告造成了經濟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請求法院判令被告:1、立即停止生產、銷售侵權產品;2、立即撤回、銷毀在市場上銷售的全部侵權產品;3、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50萬元;4、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被告江西民濟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濟公司)未提交書面答辯狀,在庭審中辯稱,民濟公司在本案起訴前已停止了涉案包裝的生產,并于2005年6月初開始陸續撤回了52件涉案包裝的藥品,現市場上已無涉案包裝的藥品銷售,故原告的第一、二項訴訟請求無事實基礎;民濟公司使用在藿香正氣合劑產品上的外包裝與原告使用在藿香正氣口服液上的外包裝并不近似,不會導致消費者誤認;原告要求民濟公司賠償50萬元的訴訟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因原告的損失與民濟公司的行為無因果關系。綜上所述,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經審理查明:原告于1991年7月24日向國家專利局提出藿香正氣液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發明專利的申請,并于1996年3月16日被授予專利權。1997年 11月1日,藿香正氣液口服制劑的制備方法發明專利獲得國家專利局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授予的“中國專利發明創造金獎”。1997年10月9日,經國家衛生部審定,將原告申請的藿香正氣口服液列為國家二級中藥保護品種,其保護期7年,從1997年12月23日至2004年12月23日止。2004年12月 16日,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定,仍將原告申請的藿香正氣口服液列為國家二級中藥保護品種,保護期自2004年12月24日起至2011年12月 24日止。
原告自生產藿香正氣口服液產品以來,使用了三種版本的外包裝、裝潢,該三種版本的外包裝完全一致,均為10ml/支×5支/盒規格的長方體紙盒。該三種版本的外包裝裝潢的色彩、版面排列、圖案的內容完全相同,但其上標注的文字內容及字體大小有些區別。原告于2004年8月11日生產的藿香正氣口服液產品所使用的外包裝裝潢有如下主要特征:包裝盒正面為白色底,其靠左端頂部為兩行紅色拼音字母,第一行為“HUOXIANG”,第二行為 “ZHENG QI KOU FU YE”,第一行拼音字母的字體較第二行拼音字母的字體大;在兩行紅色拼音字母下面是黑色的“藿香正氣口服液”七個字,其中“口服”二字較其他五個字小許多;再下面標注有黑色的“中國發明專利號:ZL91 107254.3”字樣,其字體大小與上面的“口服”二字基本相同;接下來為一幅黑色邊框的圖案(也是正面的中下部),該圖案是以綠黃色為主的田園風光,占整個版面的三分之一強;正面左部下端標有黑色的“太極集團涪陵制藥廠”字樣;正面右部頂端印有一紅色橢圓形的“OTC”標記;整個版面的右部三分之一為一株綠色的藿香圖案,覆蓋了四分之一的田園風光圖案。包裝盒背面為白底黑框內用淺黃色為底色,用黑色字體標明批準文號、功能與主治、規格等內容。在包裝盒前后兩側均為白底淺藍條內標注白色文字,左右兩側分別標明條形碼、注冊商標等內容。
被告為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其具有生產銷售藥品(見藥品生產許可證)的經營范圍。2005年3月,被告將其生產的藿香正氣合劑產品投放四川、重慶市場。被告使用的藿香正氣合劑產品的外包裝為 10ml/支×5支/盒規格的長方體紙盒,其外包裝裝潢有如下主要特征:包裝盒正面為白色底,其頂部中間為兩行紅色拼音字母,第一行為 “HUOXIANG”,第二行為“ZHENG QI HE JI”,第一行拼音字母的字體較第二行拼音字母的字體大;在兩行紅色拼音字母下面是黑色的“藿香正氣合劑”六個字;再下面標注有黑色的“「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36020460”字樣;接下來為一幅黑色邊框的圖案(也是正面的中下部),該圖案是以綠色為主的田園風光,占整個版面的三分之一;整個版面的左部三分之一為一株綠色的藿香圖案,覆蓋了四分之一的田園風光圖案;正面右部頂端印有一紅色橢圓形的“OTC”標記;正面的右下端標注有黑色的“江西民濟藥業有限公司”字樣,該字樣左邊有一紅色圓形中帶三根白色線條的小圖案,該字樣下邊標注比該字樣小許多的黑色“JIANGXI MINJI MEDICINE CO.,LTD.”字樣。包裝盒后部在白底黑框內用黃色為底色,并用黑色字體標明成份、性狀、功能與主治、規格等內容。在包裝盒前后兩側均為白底藍條內標注白色文字,左右兩側分別標明條形碼等內容。
另查明:在2005年1月1日至2005年8月17日期間,重慶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和平批發分公司銷售被告藿香正氣合劑產品的批發價為4元/盒、零售價為4.6元/盒。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提供的相關證據,庭審調查中雙方當事人的陳述,以及經原告申請本院向重慶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和平批發分公司調取的《業務流水帳》等證據相佐證。
本案的爭議焦點是:1、被告是否存在擅自將原告“藿香正氣口服液”產品的外包裝、裝潢作相同或近似使用,足以造成消費者誤認的行為;2、原告生產的“藿香正氣口服液”產品是否為知名商品;3、原告是否享有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權利,被告行為是否侵犯原告的上述權利,構成對原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4、如果侵權成立,被告應承擔何種民事責任以及原告請求賠償金額的依據。
一、關于被告是否存在擅自將原告“藿香正氣口服液”產品的外包裝、裝潢作相同或近似使用,足以造成消費者誤認的行為的問題。從本案查明的事實可以看出,原、被告使用在涉案產品上的外包裝均是長方體的紙盒,其規格均為10ml/支 ×5支/盒,故二者的形狀、規格基本相同。因原、被告使用在涉案產品上的外包裝盒具有六面視圖,在觀察外包裝裝潢時,應將重點放在二者的主視圖上,也就是外包裝盒的正面視圖。從庭審查明的事實可以看出,原告外包裝盒正面圖上兩行紅色拼音字母、黑色產品名稱、田園風光圖案以及生產廠家名稱由上至下的排列組合,特別是田園風光圖案醒目的色彩構成其視覺中心。而被告外包裝盒正面圖基本的排列組合、色彩與原告的基本相同,其中田園風光圖案的內容和色彩很近似。而且,經觀察,原、被告涉案的外包裝盒上其他幾面視圖的裝潢也基本相同。普通消費者以一般注意力會得出二者的包裝、裝潢的主要部分和整體印象相近的判斷,足以造成普通消費者混淆或誤認。在庭審中,被告自稱從2005年3月開始使用涉案的包裝、裝潢,并將使用涉案包裝、裝潢的產品投放到四川、重慶市場。綜上,本院認為,被告存在擅自制作并使用原告“藿香正氣口服液”產品的近似外包裝、裝潢的行為,足以造成消費者誤認。
二、關于原告生產的“藿香正氣口服液”產品是否為知名商品的問題。知名商品是指在市場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并為相關公眾所知悉的商品。本案原告生產的“藿香正氣口服液”產品是否為知名商品,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分析判斷。一方面,原告生產的“藿香正氣口服液”產品的制備方法系國家專利局授予的發明專利,并于1997年獲得國家專利局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授予的“中國專利發明創造金獎”,從1997年10月開始,原告生產的“藿香正氣口服液”產品經國家衛生部審定,被列為國家二級中藥保護品種。這樣的產品投入到市場后,自然會受到好評。原告系重慶轄區內的企業,其將該產品就近投放于重慶、四川兩地市場,該兩地的相關公眾,對該產品較為熟悉,被告也對這一事實不持異議,故該產品可以認定為知名商品。另一方面,被告不僅擅自將原告“藿香正氣口服液”產品的外包裝、裝潢作近似使用,而且還將涉案產品投放到與原告相同的市場進行銷售,讓普通消費者施以一般注意力難以區分原、被告的產品,故被告的上述行為也印證原告的產品為知名商品。
三、關于原告是否享有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權利,被告行為是否侵犯原告的上述權利,構成對原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問題。從本案查明的事實可以看出,原、被告使用在涉案產品上的外包裝,是形狀、規格基本相同的紙盒,但這種包裝應該是藥業經營者所采用的普通包裝,不具有顯著的區別性特征,其不能成為原告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裝。原告將其獨特的外包裝裝潢長期使用在涉案的知名商品上,而具有了該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裝裝潢權。被告與原告生產同一類產品,且同在相同市場銷售,存在競爭關系,故被告在其生產、銷售的產品上擅自使用與原告知名商品的特有包裝裝潢相近似的包裝裝潢,侵犯了原告知名商品的特有包裝裝潢權,其行為構成對原告的不正當競爭。被告認為原告在其包裝裝潢上標注了違反國家強制性規定的文字內容,不應受到《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的理由不能成立,因原告要求保護的是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裝裝潢權,所謂裝潢,是指為識別與美化商品而在商品或者其包裝上附加的文字、圖案、色彩及其排列組合。不具識別與美化功能的文字內容并不是原告要求保護的對象,該文字內容不構成本案原告所享有的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權的客體,該文字內容是否為被告辯稱那樣構成行政違法不屬本案處理的問題。
四、關于被告應承擔何種民事責任及原告請求賠償依據的問題。被告擅自使用與原告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相近似的包裝裝潢的行為,構成對原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理應承擔停止侵權和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故原告要求被告停止生產、銷售侵權產品和撤回、銷毀在市場上銷售的全部侵權產品的訴訟請求應予主張。由于原告請求賠償數額較高,又未提供充分依據,本院不予全額支持,本院根據被告侵權行為所持續的時間相對較短、程度相對較輕等因素,酌情確定賠償數額50000元。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第五條第(二)項、第二十條,《民法通則》一百三十四條第(十)項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江西民濟藥業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使用與原告太極集團涪陵制藥廠“藿香正氣口服液”產品相近似的包裝裝潢的侵權行為;
二、被告江西民濟藥業有限公司立即撤回、銷毀在市場上的侵權產品;
三、被告江西民濟藥業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賠償原告太極集團涪陵制藥廠經濟損失50000元;
本案案件受理費10010元,其他訴訟費1501元,證據保全費5500元,合計17011元,由被告江西民濟藥業有限公司負擔。本案訴訟費已由原告預交,被告江西民濟藥業有限公司負擔之金額逕付原告,本院預收的訴訟費不作清退。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王小林
審 判 員 楊光明
審 判 員 謝英姿
二00五年 十二 月三十日
書 記 員 楊麗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磊律師于2009年進入到山東濟寧某人民法院工作,后辭職進入山東暢通律師事務所工作,多年的法院工作經歷和律師生涯使其具有豐富的實務經驗,現為濟寧律師協會會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具有法律職業證書(A證)和專職律師執業證。張磊律師具備豐富的辦案經驗和扎實的專業功底,始終以“勤勉盡責,精益求精”、“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作為辦案的基本原則,承辦過多起案件,使眾多當事人的利益得到切實迅速的填補和維護。擅長領域:刑事辯護、合同糾紛、損害賠償糾紛、婚姻家庭糾紛、企業法律顧問等訴訟、非訴訟業務。咨詢電話:13953786995?E-mail:zl_lawyer6@163.com
民事判決書(宣告船舶不附有優先權用)
2020-10-14民事裁定書(和解協議履行后終結破產程序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復核死刑改判用)
2020-10-14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復核死刑發回重審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減、免罰金用)
2020-10-14刑事上訴狀(刑事案件上訴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調解書(一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的審理報告(再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報送上(抗)訴案件函(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釋放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發還財物清單(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延期審理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共同賠償決定書(供人民檢察院辦理共同賠償案件用)
2020-10-14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刑事拘留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出庭通知書
2020-10-14決定釋放通知書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送達看守所)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