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公布(2002)第12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000)經終字第138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煙臺福斯達紙業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山東省煙臺市幸福南路西8號。
法定代表人:李曙明,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賈小明,該公司工作人員。
委托代理人:鄒彥,該公司工作人員。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中國建設銀行。住所地: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25號。
法定代表人:王雪冰,該行行長。
委托代理人:韓沐新,北京市世聯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劉彬,北京市世聯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煙臺福斯達紙業集團有限公司為與被上訴人中國建設銀行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1999)高經初字第25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由審判員宋曉明擔任審判長,審判員周帆和代理審判員王濤參加的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書記員夏東霞擔任記錄。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查明:1994年7月26日,煙臺福斯達紙業集團有限公司(原名稱福斯達紙業(煙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斯達公司)的董事長曾國平代表該公司與原中國農村發展信托投資公司(以下簡稱中農信公司)簽訂一份抵押貸款合同,約定,福斯達公司以其部分設備為抵押物向中農信公司借款,借款幣種為美元,用這為企業流動資金;在雙方簽訂的借款合同的總金額下,本貸款可分期分筆周轉審貸,從第二筆貸款起至貸滿總金額止,中農信公司不必提供新的抵押物,雙方僅辦理一般貸款手續即可,作為本合同的組成部分;福斯達公司若挪用貸款,則在原利息的基礎上加收20%的利息。曾國平作為福斯達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該合同上簽了名并加蓋了該公司的公章。同年7月29日,北京市公證處對該合同進行了公證。
1994年7月27日,曾國平代表福斯達公司與中農信公司根據上述抵押貸款合同分別簽訂了四份借款合同,其中兩份的借款金額各為150萬美元,另兩份各為100萬美元;借款期限均為一年,年利率均為 9.5%。該四份借款合同由曾國平簽字并加蓋了福斯達公司的公章。在上述合同簽訂前的同年7月23日和簽訂后的7月28日,曾國平分別向福斯達公司提交了由其簽名并蓋有福斯達公司公章的付款指令,中農信公司即按該兩份指令將上述四份借款合同所約定的共計500萬美元借款中的315萬美元匯入ALL INK LTD在中國銀行香港分行開設的帳戶,將另185萬美元匯入天津亞福物業投資有限公司在中國銀行天津塘沽分行的帳戶。同年10月7日,雙方又簽訂了五份總金額共計700萬美元的借款合同,其中四份的借款分別為150萬美元,另一份為100萬美元,借款期限均為一年,年利率均為8%。合同簽訂后,中農信公司根據曾國平提交的書面付款指令匯出了該700萬元,其中,匯入ALL INK LTD在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的帳戶295萬美元,匯入天津信托投資公司在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的帳戶80萬美元,匯入天津信盈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在交通銀行天津市分行的帳戶325萬美元。以上中農信公司根據其與曾國平所代表的福斯達公司所簽訂的抵押貸款合同和九份借款合同共貸出1200萬美元。 1995年7月12日,中農信公司致函福斯達公司稱;1994年7月26日雙方簽訂抵押貸款合同后,我方已按約將1200萬美元打入貴方指定帳戶,貴方卻未按期支付利息,已構成違約,望貴方見此函后引起重視并在10日內回復。為此,曾國平于7月21日向中農信公司出具一份由其簽名并加蓋了福斯達公司公章的保證書,載明:第一筆貸款500萬美元將于7月26日到期,因我方資金困難不能按時還本付息,現保證于1995年8月7日前還清全部貸款利息及380萬美元本金,另120萬美元于8月底前還清。但此后福斯達公司并未還款。
1998年2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解散中農信公司,并宣布由中國建設銀行取代原中農信公司總部及其金融性分支機構成為債權主體,重新辦理債權債務的法律手續。據此,中國建設銀行于1999年6月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福斯達公司清償其所欠的上述原中農信公司的1200萬美元貸款本息。
另查明,福斯達公司原董事長曾國平是香港居民。1999年8月,福斯達公司以其私自簽訂本案合同給其公司造成重大損失為由而向公安機關報案,煙臺市公安局芝罘分局作為特大職務侵占犯罪案件立案偵查并對曾國平實施邊控措施。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所涉抵押貸款合同及九份借款合同均系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除抵押貸款合同中的抵押條款因雙方未依法辦理登記及借款合同中的利率條款因超過法定利率標準而應確認無效外,其余部分均為有效。福斯達公司所發出的付款指令均加蓋了法人公章并有其法定代表人簽字,中農信公司依該指令付款并無不當。福斯達公司未按約定還本付息構成違約,應承擔償還該合同項下借款本金及利息并償付罰息的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福斯達公司應對曾國平以該公司名義簽訂、履行本案合同的后果承擔民事責任。中國建設銀行取代原中農信公司總部及其金融性分支機構成為債權主體,具備依法向福斯達公司追索欠款的主體資格。該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第一百零六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第七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款、第三款、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九條第一款、第三十二條,《借款合同條例》第四條、第十六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的規定判決,一、本案所涉抵押貸款合同和九份借款合同除抵押部分和約定利率超過法定利率部分無效外,其余內容均為有效;二、福斯達公司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償還中國建設銀行借款本金1200萬美元及利息(其中500萬美元自1995年7月28日起、另700萬美元自1995 年10月8日起至款項付清之日止,按照中國銀行規定的同期一年期美元貸款利率計付、罰息(其中500萬美元自1995年7月28日起、另700萬美元自 1995年10月8日起至本金給付之日止,在中國銀行同期流動資金貸款利率基礎上加收20%);三、駁回中國建設銀行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 749010元,財產保全費739520元,由福斯達公司承擔。
福斯達公司不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的上述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原中農信公司僅憑曾國平的一紙指令將巨額外匯匯到香港等地,其行為違反國家有關外匯管理的規定并有共同犯罪的嫌疑,中農信公司在此案中的作用和應負的責任有賴于公安機關的偵查結論,原審回避了中農信公司在該起國有資產流失案件中所起作用的重要事實,未按正常程序將本案移交偵查機關處理屬適用法律不當。請求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五款的規定裁定中止本案的審理,將全案移交公安機關查明事實作出結論后再重新開始審理。中國建設銀行答辯認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
本院認為:曾國平雖作為福斯達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并持該公司的公章與中農信公司簽訂了本案所涉借款合同并以其公司名義向中農信公司出具了付款指令及還款保證書,但因其在早于合同簽訂前的1994年7月 23日在未提交有關商業單據和憑證的情況下,即已向中農信公司發出了將300余萬美元直接付給境外企業的付款指令,其后又分別在同一天簽訂多份借款合同,而其累計金額已超過該公司1198萬美元的注冊資金數額且其借款期限均長達一年之久,由此足以表明曾國平以其公司的名義簽訂并履行上述合同的真實目的并不是如合同書中所載明的解決其公司的流動資金問題;而從本案合同的實際履行情況看,合同書中雖已注明了福斯達公司的外匯帳戶,但曾國平另以出具付款指令的方式在同樣沒有商業單據和憑證的情況下要求中農信公司將巨額外匯直接付給其他單位和境外企業,由其個人支配使用,作為合同當事人的福斯達公司確未收到或使用該款,有關公安機關亦已對曾國平的上述行為作為個人犯罪案件立案偵查。由此表明曾國平以福斯達公司名義實施的轉款行為并非履行本案合同的民事行為而是應由有關機關偵查處理的個人犯罪行為。鑒于福斯達公司既沒有依本案合同借款的真實意思內容,亦沒有取得本案合同項下款項的實際行為,其與中農信公司并不存在真實的借款關系,因此,對該合同應確認無效。本案糾紛的實質是對因曾國平以單位的名義所實施的行為而造成的損害后果應如何處理的問題。原審按照正常有效的民事合同關系判令福斯達公司依本案合同清償借款本息屬適用法律不當,應予糾正。
有關公安機關雖已就曾國平的上述行為作為經濟犯罪案件立案偵查,但因曾國平當時確系福斯達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且其在本案中的行為均是以福斯達公司的名義并利用了該公司的公章而實施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關于單位負責的主管人員以該單位名義對外簽訂經濟合同,將取得的財物占為己有構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外,該單位對行為人因簽訂、履行該合同造成的后果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追究曾國平的刑事責任并不能解除其單位依法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本案中因曾國平的上述行為而造成的中農信公司1200萬美元貸款的損失,應由福斯達公司承擔賠償責任。但因中農信公司在簽訂和履行本案所涉合同時違反國家外匯管理的有關規定,未經審查借款人的用匯條件即簽訂合同且在沒有付匯所需的商業單據和憑證的情況下,未將所涉外匯劃撥到合同書中注明的福斯達公司的外匯帳戶而僅憑曾國平的付款指令直接匯給其他單位以及境外企業,對該項貸款的流失確有過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的規定,應據此減輕福斯達公司的上述民事賠償責任。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不當,應予改判。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 判決如下:
一、撤銷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1999)高經初字第259號民事判決;
二、煙臺福斯達紙業集團有限公司于收到本判決書之次日起10日內向中國建設銀行支付賠償金960萬美元(履行后,其對有關機關追繳的本案流失款項按80%的比例享有追償權);
三、駁回中國建設銀行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一審訴訟費按原判決執行,二審案件受理費749010元,由煙臺福斯達紙業集團有限公司承擔599208元,中國建設銀行承擔149802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奚曉明
審 判 員 周 帆
代理審判員 王 濤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書 記 員 夏東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當事人的授權委托書(民事)
2020-10-14撤訴狀(法人或其他組織撤回上訴時使用)
2020-10-14高級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死刑緩期執行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單位犯罪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或者不予核準有特殊情況的假釋用)
2020-10-14訊問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書—涉及國家秘密案件用(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回執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抗訴書
2020-10-14鑒定人聘請書
2020-10-14提供法庭審判所需證據材料意見書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檢查證
2020-10-14出入境管理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終止案件調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傳喚通知書
2020-10-14暫予監外執行延期審批表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供法庭審判所需證據材料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