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佛中法民二再字第5號
申請再審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南海市滔蓮染整定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滔蓮公司)。住所地:南海區西樵鎮海舟開發區。
法定代表人楊滔行,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林世彬,廣東南天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梁虹,廣東南天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官志強,男,1962年9月6日出生,漢族,住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民樂圩水巷一巷6號,南海區西樵民樂豐盛織造印花廠業主。
委托代理人曹建勛,廣東建勛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林俊賢,廣東建勛律師事務所律師。
官志強與南海市滔蓮染整定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滔蓮公司)票據付款追索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03年7月17日作出(2003)佛中法民二終字第296號民事判決。滔蓮公司不服該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以(2003)佛中法審監經申字81號民事裁定,裁定該案進行再審。并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3年 12月2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滔蓮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林世彬,官志強的委托代理人曹建勛、林俊賢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再審查明:2002年8月25日,官志強向滔蓮公司出具一張中國農業銀行支票,號碼為01933910,金額為23128元,以支付滔蓮公司為其染整布匹的費用。2002年8月26日,滔蓮公司去銀行兌現該支票。次日,中國農業銀行出具退票通知書,告知滔蓮公司官志強出具的支票因帳戶余額不足而不能兌現。
原一審審理認為:被告向原告開具出現金支票以支付染布費用,原告即成為合法的票據持有人,被告作為出票人,必須按照簽發的支票金額承擔保證向持票人付款的責任。被告稱由于其財務人員的疏忽導致出具無對價的支票,不能成為抗辯的理由,亦不影響本案的判處。原告請求被告支付支票上記載的金額并從提示付款日起清償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利率計付利息符合法律規定,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七十條、第九十條的規定,判決:被告官志強應于判決發生效力之日起十日內給付票據記載金額23128元并按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利率從2002年8月27日至付清該款項日止計付利息予原告滔蓮公司。本案受理費947元,財產保全費254元,合共1201元,由被告承擔。
原二審審理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第十條的規定,票據的取得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具有真實的交易和債權債務關系,且必須給付對價,即應當給付票據雙方當事人認可的相對應的代價。本案官志強與滔蓮公司之間的業務已于2002年8月13日終結。且官志強已將染費全部付清給滔蓮公司。之后,官志強于2002年8月25日開具一張用以支付染費的金額為23128元的支票給滔蓮公司,顯然滔蓮取得該支票是不符合上述票據法的規定;且滔蓮公司應當明知官志強已經支付了上述染費,仍然接受官志強開具記載已支付染費的支票,應視為持票人滔蓮公司因重大過失原因取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第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滔蓮公司對其所取得的該支票不得享有票據權利。因此,滔蓮公司請求官志強支付支票上記載的金額的主張,無事實和法律依據,不予支持。而且該支票并未經背書轉讓,票據當事人滔蓮公司和官志強即是本案的雙方當事人,滔蓮公司未能提供上述支票當事人存在交易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或者其已履行了給付對價的相關證據予以佐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條、第十二條的規定,官志強以滔蓮公司取得支票沒有真實的交易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或者履行了給付對價為由進行抗辯,予以支持。關于滔蓮公司認為官志強向其出現金支票,其即成為合法的票據持有人,官志強作為出票人,必須按照簽發的支票金額承擔保證向持票人付款的責任的答辯意見,因理據不足,不予采信。故上訴人官志強的上訴理由成立,予以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有誤,導致判決不當,應予支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二)、(三)項的規定,作出判決:一、撤銷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2002)南民二初字第3042-2號民事判決;二、駁回被上訴人滔蓮公司要求官志強給付票據記載金額23128元及利息的訴訟請求。一審案件受理費947元,財產保全費254元,二審案件受理費947元,合計2148元,由滔蓮公司承擔。
二審判決生效后,滔蓮公司不服該判決,申請再審認為:官志強辯稱2002年7月5日至2002年8月13日期間的9次業務都是每次用現金結算的,2002 年8月13日以后,雙方未曾發生業務,2002年8月25日出具支票給申請人是由于其財務人員的疏忽而出具的,申請人取得的支票是惡意取得,并無票據權利。二審法院采信官志強的辯解并判決申請人全面敗訴。申請人認為二審法院采信官志強的辯解是完全錯誤的。1、根據染整行業的交易習慣(在南海區西樵地區),染整的支付都是采取月結方式結算的,不是每次用現金結算了。月結結算時,染整單位將染費發票或收據交給對方,對方出具支票給染整單位,并且通常是出具的支票不是當日的,而是將出票時間推遲幾天或更長的時間。申請人與官志強的業務關系就是這樣交易的。2、官志強認為每次交易都是用現金結算,那么官志強認為是由于其財務人員的疏忽導致出具無對價的支票可信程度是相當低的。因為官志強的財務人員每次用現金支付染費,從財務管理來看,財務人員必須是每月做一次財務的,財務人員根本不可能在用現金結算清楚染費后又開出支票,并且支票的金額與9次業務的總金額23128元相符。且如果確是因疏忽而開具支票,其財務人員早就應通知申請再審人。而事實上,從8月25日開具支票至12月13日起訴一直未通知申請再審人。其對支票因疏忽出具的支票不聞不問,采取的是放任的態度,是不正常的。因此其稱支票是因疏忽大意而開具的,屬于無稽之談。3、二審法院沒有充分考慮到票據的無因性和現實的交易習慣。票據的無因性是無須審查票據的基礎關系的,見票即付款。如果要審查票據的基礎關系,票據就失去了其流通和作為支付方式的顯示意義。特別是在現實交易習慣中通常都會出現一方先開出發票而對方出具支票在約定的時間內付款結算的方式。二審以申請再審人取得支票沒有真實的交易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或者履行了給付對價為由判決申請人敗訴,這樣的判決必然造成今后票據市場更加混亂,使更多的人利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民事欺詐。綜上所述,二審法院顯然是對本案事實的認定有錯誤,未對官志強的辯解進行合理的分析并作出合理的認定。因此,請求撤銷原審判決,判決官志強向申請人支付票據記載金額23128元,并按中國人民銀行從2002年8月27日至付清款項日止計付利息。
被申請再審人官志強答辯稱:一、滔蓮公司在再審申請書中對案件事實的陳述與一、二審中的陳述完全不一致,且無證據相佐,依法不應采納。二、滔蓮公司提出的 “月結”方式交易習慣無從考據,其對官志強現金結算方式的合理性懷疑沒有依據。首先,滔蓮公司至今沒有任何證據推翻對方提供的證據所反映的官志強在提貨同時付款結算的事實。其次,滔蓮公司在再審申請書中運用大段篇幅陳述了其對官志強以現金結算方式的合理性的懷疑,但這種懷疑也沒有任何證據去支持,沒有證據推翻。再次,若對于合理性問題進行分析,滔蓮公司稱“月結”方式交易也是不合理的。三、滔蓮公司對票據無因性的理解錯誤,其以無因性為由套用于出票人官志強身上不妥。
本院再審認為:票據作為支付工具,其具有無因性,即指票據是一種單純的金錢支付關系,權利人只以持有符合票據法規定的有效票據便享有票據權利,至于票據賴以發生的原因,在所不問。所以票據的無因性只是針對的是票據產生的基礎關系中的原因關系而論:原因關系無效或有瑕疵,均不影響票據效力。由此可知,票據的無因性并不是絕對的,票據也不因其具有無因性而無可抗辯,在直接當事人之間,如果票據義務人已經進行了相當于票據金額的給付時,票據債務人可以提出抗辨。本案中,滔蓮公司持有的符合票據法規定的轉帳支票主張票據權利,而票據的出票人及付款人官志強提出其已對票據上記載的貨款用現金進行了支付,根據其提供滔蓮公司對每一筆業務當日當時出具的發票可以證實,官志強已對該支票支付了相應的對價,其理由足以對該支票進行抗辯。故滔蓮公司主張的票據權利則不能予以支持。其申請再審的理由不能成立,應予駁回。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處理恰當,應予維持。根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南海市滔蓮染整定型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維持廣東省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2003)佛中法民二終字第296號民事判決。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李少鋒
審 判 員 黃雪鵠
代理審判員 唐 斐
二○○四年二月二十五日
書 記 員 梁亦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新鑒定申請書(樣式二)
2020-10-14財產保全裁定復議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發回重審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死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補正裁判文書失誤用)
2020-10-14罪犯保外就醫取保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共同賠償決定書(供人民檢察院辦理共同賠償案件用)
2020-10-14拘留決定書回執
2020-10-14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書
2020-10-14解除監視居住通知書(送達執行機關)
2020-10-14糾正審理違法意見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詢問通知書
2020-10-14提供法庭審判所需證據材料意見書
2020-10-14詢問證人筆錄
2020-10-14未受刑事處分公證書
2020-10-14詢問筆錄
2020-10-14×××公安局不準予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取保候審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凍結/解除凍結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搜查筆錄
2020-10-14